屋中一阵静默。
老夫人示意丫鬟领着谢蝉出去,叹口气,看向谢大爷,道:“小儿家玩闹罢了……”
谢大爷明白母亲话里的暗示,垂下眼皮。
谢二爷瞥一眼长兄,板起面孔道:“四郎被他娘惯坏了,骄纵顽劣,也不知道帮着他哥哥……我这就把他叫来,要他给大郎赔不是!”
一边说着话,一边揎拳捋袖,作势要去叫人。
老夫人坐起身,皱眉说:“这事我们几个知道就行了,别闹起来,免得下人嘴碎,传出去吕夫人脸上不好看。”
吕夫人是吕知州的继室,和二夫人差不多的年纪,爱出风头,好面子。
谢二爷连声答应,斜眼看谢大爷。
谢大爷心知这事只能糊涂,没有反对,点头应是。
兄弟俩退出屋,谢二爷朝谢大爷拱手:“大哥,今天委屈大郎了。等他好了,我带着四郎去给他赔罪。”
谢大爷摆了摆手,示意无事,回到自己院子。
谢嘉琅癔症发作过后身体僵硬瘫痪,被仆妇抬回房,昏睡了过去。大夫已经赶来看过他,喂他吃了缓解惊厥的药丸,开了药方。
一个仆妇一手掩着鼻子,一手端着煎好的药,迎面匆匆走来。
空气里飘来一股让人闻之欲呕的呛鼻气味。
谢大爷接过药碗,推门进屋。
屋中静悄悄的,窗扇紧闭,光线昏暗。
谢大爷走到床头前,放下药碗。
床帐模糊的轮廓暗影中,一道幽凉眸光望过来。
谢嘉琅已经醒了。
他躺在枕上,面色苍白,两颊还有些泛青,漆黑眼眸注视着父亲,薄唇抿着,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谢大爷吓一跳,定了定神,扶谢嘉琅起来,让他靠坐着吃药。
谢嘉琅自己端起药碗,不等谢大爷劝哄,一口气喝完药。
谢
大爷看一眼空了的药碗,心里暗暗叹气。
这些年他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什么偏方秘法都试过了,儿子从小吃药,没有叫过一声苦,病症却没有好转过。
即使他不想承认,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儿子这一生,只能做一个废人。
就算华佗在世,也治愈不了癔症。
谢大爷注视着谢嘉琅发青的面孔,脸上不禁透出几分颓丧。
假如儿子没得这个病,该多好?
“阿爹。”谢嘉琅看着谢大爷,“我没有吓人。”
谢大爷心里更觉得惆怅,点点头,“我知道,今天的事不怪你。九娘说了,是吕家小郎和四郎自己摔的。”
谢嘉琅眼睫低垂。
发作之时他神智混乱,意识模糊,想不起是怎么倒下的。不过他记得九妹妹那道胖乎乎的身影始终挡在自己面前。
她唤他大哥哥,奶声奶气的嗓音,软糯,娇柔,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安慰他。
而他躺在地上抽搐,丑陋可怕,对她说:滚开!
门上几声叩响,仆妇过来禀报事情。
谢大爷起身出去。
谢二爷和二夫人派仆妇送来几包滋补的药材。
谢大爷让下人收着,抬脚向正房走去。
郑氏在屋里抹泪,陪嫁的丫鬟仆妇正劝着。
丫鬟掀起门帘,郑氏哀怨的哭诉声断断续续传了出来,谢大爷站在帘下听了一会儿,心中愈加烦闷,转身去了侍妾竹娘那里。
竹娘是谢大爷房里那个怀孕的侍妾。
谢大爷进屋,问竹娘胃口好不好,有没有什么想吃的,缺不缺什么。
竹娘一一答了,想起这两天听到的一道流言,嘴巴张了张,抬眼看谢大爷,见他愁眉不展,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