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的仆人抬着一只箱子进来,"先生,您看这口箱子放哪里?"
冯老先生道"那是姜家给大郎的,放他这里。"
谢蝉一怔"姜家送给长兄的?"
冯老先生点头。
谢蝉领着仆人安置好箱子,打开来看,几匹布料,几包土产,一些书册和笔墨文具。
她按下疑惑,回正堂陪冯老先生说话。
谢喜琅收拾好书册出来了,马老先生问了些功课上的重,道"丰尚书出题,多半是时政或农事,眼下朝廷局势诡调,问时政太惹眼,可能是农事,农事的书你要多看…·…·?
谢蝉听他们说了会话,出来找青阳,问"以前在安州,姜家和长兄来往很多吗?"?
冯老先生顺路把姜家给谢嘉琅的礼物带来了,语气还很平常,说明姜家和谢嘉琅关系不错。
青阳笑道"姜家不是安州的,是池州的,姜大人常和老先生书信来行,前年姜家人来看老先牛,在老先生家住了些日子,公子那段时
间也住在老先生家,姜大人很喜欢公子,夸公子很用功。公子还救过他们家的小公子呢!有一次小公子的坐骑受惊,从马背上颠下来。要不是公子刚好在场,他就摔断脖子了。"
谢蝉心道,原来有救命之恩,怪不得姜家要送礼。
老先生吃饱喝足,书和姜家的礼都送到了,抬脚就走。
"我去姜家了,有事去那边找我。"
说完,他拍一下脑袋,回头叮嘱谢嘉琅"没事你也该去姜家一趟,姜家女眷这次都进京了。"
谢替谢袁租准备给姜家的回创。写好单子给他看,问他合不合活,正商量着,姜家仆人登门冯老先生要兄妹俩月天去姜家,他们
老友聚会,他要把谢嘉琅介绍给在京师的旧友。
这可是扩展人脉的好机会,谢蝉立刻给谢嘉琅准备新衣裳,多准备了几份礼物。
第二天他们去姜家赴宴,兄妹俩先去内院拜见姜老夫人。
内院主屋珠绕翠围,屏风后面人影晃动,谢嘉琅进屋时,屏风后面隐隐一阵骚动,响起小娘子的私语声。
姜老夫人含笑打量谢嘉琅,道"解首瞧着比以前更俊朗了。"
又拉着谢蝉夸了一-通。
寒暗一阵,谢嘉琅去前堂,苏家小娘子、潘家小娘子、葛家小娘子从屏风后走出,围过来和射蝉说话,她们都是冯老先生老友家的孙
女儿。
姜老夫人让孙女姜蕊带着谢蝉她们去园子里玩,嘱咐(紫小娘子们的午饭就摆在花厅。谢蝉准备了给小娘子们的见面礼,小娘子们笑着收了。
姜蕊收下时,其他小娘子互相眼神示意,似平都在忍笑,姜家妹妹排了推姜蕊的手臂,直她挤眼睛,差蕊登时满脸通红,油情僵硬。
谢蝉心里一动。
刚才姜老夫人看谢嘉琅的目光格外慈爱,青阳说姜大人很欣赏谢喜琅,他一进屋,屏风后面的小娘子都附探出头偷看他,他救过姜蕊的
弟弟,在冯老先生家居住的那段日子,很可能见过姜蕊……
而且冯老先生还特意说了一句姜家女眷都进京了。
谢蝉记下这事。
吃过饭,姜家妹妹十分热心,坚持要带谢蝉逛园子。湖边几株梅花开得正艳,姜家妹妹带着丫鬓去折花枝,谢蝉在湖边假山后等着。
风从湖面拂过来,吹在脸上,冰凉刺骨。
山洞后飘来一阵时断时续的啜泣声,小娘子的说话声,劝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