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尊处优的八皇子,第一次感觉到死亡的气息。

他爬起身,下意识去拔剑,想起入宫时佩剑已经取下交给太监了。

他用手拍打宫门,拍得满手是血。

他要去见母亲,母亲胆小,见不到他会着急的。

宫门里笃笃的声响一声接着一声,门外戍龙守的禁卫置若罔闻,不予理睬。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崔家被抄家并不代表皇权和崔氏斗争的结束,相反,只是开端。

朝中有人认为皇帝的手段太暴戾,有失君王气度,试着为崔相爷求情,皇帝扣下所有求情奏疏,拿出一份私下联络想为崔氏翻案的名单,禁卫军按着名单一家家抓人。

京师内外不同的角落里,马蹄声所到之处,很快会响起一片此起彼落的哭声、骂声、惨叫声。

没有人敢应答李恒佰。

朱红的宫门印下一道道鲜红的手印。

此时,梧桐宫是整座宫城最安静祥和的地方。

长廊外的梧桐树高大笔直,身披银装,崔贵妃捧着铜手炉,站在阶前翘首期盼。

殿中省的太监领着几个小太监走近,朝她行礼,笑着道"娘娘,皇上在前朝接见大臣,今天无暇过来了。"

崔贵妃面露失望之色。

太监示意小太监奉上抬盒"皇上让御膳房做了些娘娘最爱吃的菜,还有娘娘喜欢的锦波春,命奴今天侍候娘娘用膳。"

崔贵妃笑了笑,转身回殿。

太监伺候她吃饭,取出酒盅,倒出满满的一盅锦波春,双手捧着递上。

崔贵妃刚接过酒盅,轰的一声巨响,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个披头散发的宫女,一边推开门外的小太监,一边惊恐地大声喊叫"娘娘! 不要喝!不要喝啊!

太监登时变色,几个小太监飞扑而上,堵住宫女的嘴巴,把宫女拖出去。

喊叫声夏然而止。

殿内,崔贵妃愣了片刻,朝太监脸上看去。

太监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不敢抬头。

崔贵妃环顾左右,她最亲近的几个女官今天都不当值,李恒今天没有来请安,李蕴今天也没来,太监说兄妹俩出城赏雪去了。

她双颊的笑意一点一点抽尽,砰的一声轻响,手中酒盅跌落。

太监狼狈退出梧桐宫,回勤政殿复命。

皇帝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听到脚步声,手中的笔停了停,"贵妃睡了吗?"

太监跪地"奴办事不利,皇上恕…·…贵妃没有饮下锦波春。"

皇帝放下笔,叹了口气。

崔家在宫里的眼线多不胜数,他已经把梧桐宫的人过筛子一样筛了两遍,还是出了岔子。

崔贵妃还是发现了。

他闭了闭眼睛。

她察觉不到异常该有多好,饮下她最喜欢的锦波春,没有一丝痛苦地沉睡。生前,她是相爷的女儿,皇子的母亲,皇帝的爱妃-无忧无虑,死去时也安然恬静,不带一点忧愁。

皇帝拿起朱笔,感觉到笔杆压在指头上的沉重分量。

那是一国之君背负的责任。

崔贵妃发现锦波春有毒,不肯喝下,太监便惊慌失措地回来请命,不敢催逼。

这还是他最信任的太监。

他不能犹豫,朝中们有很多大臣在观望他的态度。

皇帝冷静地道"赐白线。"

太监匍匐在金砖地上,抖如筛糠,恭敬应是。

李恒右手满手是血。

宫门合上以后,他没有吃东西,没有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