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里,崔苗来了。
“你也来劝我?”方鉴挑眉。
“我自认劝不动你,不过是走个过场,表个态度。”崔苗笑着说道。
“甚好,省了我骂你出去的功夫。”方鉴冷笑。
崔苗闻言挑眉:“你骂了范问淞?”
方鉴面无表情地道:“我叫她回去问问范相是不是也要叫我放人。”
“哈哈哈。”崔苗大笑,“她敢吗?他们敢吗?这事现在还压着不敢叫大人们知道吧?”
“呵,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身负皇恩眼中却只有自己那点小利,他们也配做这官?”方鉴愤慨之下,一掌拍在桌案上。
“唉,不论新党旧党,竟都是这样的人,真叫人心灰。”崔苗亦道,“但这样一来你便把两边都得罪了……”
“这样的人,得罪便得罪了罢,我左右我也不靠他们做这官。”方鉴叹了口气,将灯烛挑亮了些,再回过头看向崔苗的时候觉出了些许不对。她忽地伸手抓住了崔苗的手腕,趁她不备拽着她让她转了个面向,而后便看到了她面上的红肿。
“谁敢打你?”方鉴一惊。
崔苗挣开她的手,苦笑道:“很明显吗?”
“略有一些。”方鉴急道,“是谁敢打朝廷命官?”
崔苗破罐破摔,也不再遮掩,往椅上随意坐了,回道:“是我阿娘。”
“……”
“你道我是专门为你来的吗?是我来求你收留来了。”崔苗做出一副可怜的样子。
“你做什么了?”方鉴困惑。
崔苗叹出一口沉重的气息:“我阿娘知道我与殿下的事了,我说我想与殿下共度余生,阿娘气疯了。”
姜淑前些年登闻鼓案时便与陛下搭上了线,她产业无数,是极好的伪装,与陛下行个方便,陛下也念她的好。虽没有正经的官职,却也是恰到好处的默契。卫杞这些年对崔意诚视而不见,倒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看在姜淑的份上。
崔家识趣,卫杞心中满意,又对姜淑信重几分,暗中给了银钱与支持,令她替皇家打理一些暗中的产业,她擅的是经营,将生意做遍大江南北,陛下的暗卫手脚也就能伸得更远。
姜淑一日忙过一日,不日又要远行去经营别处的产业,特意抽了个时间叫崔苗叙话,一一交代了家中事,犹豫再三方才提了崔苗与卫枳的事。她早便有所猜测,现下崔苗已是二十有六,放在谁家都是不小的年纪了。但真当得了崔苗的准话的时候,她仍是压抑不住怒火,失手甩了崔苗一个巴掌。
“你疯了吗?那是长公主!陛下如何能容忍长公主走上歧路?她是陛下的姊妹,自不会如何,可你呢?你是在拿你的命作赌!
“就算对方不是天家骨肉,你难道就不曾想过你自己也是崔家和姜家的继承人吗?你身上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崔苗,你真的让我无比失望!”
崔苗亦无颜面对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女郎,人生路的起起伏伏都不能叫她折腰。她是冬日的松,是夏日的风,她自苦难中走出来,走出一副坚毅的傲骨、一簇不屈的心火。而她们,崔苗、崔苗的阿妹们、崔家的姨娘们,都是看着她的背影长起来的,前二者学着她的模样努力去长成她那样的人,而后者在她的庇荫下,学着挺直脊梁,她在她们身后撑住了她们的腰,推着她们重新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这样一个人,因着她,失了优雅丢了骄傲,颓然落泪。崔苗颤抖着跪下去,将额头重重地印到地上,咬住牙,忍住泪,不出声不认错。她的母亲教她做人要中正,她一直是这样做的,活成了骄傲坚定的模样。她有了不能辜负的人,有了不愿妥协的原则,她得忠贞于她自己,便也不能为任何人任何事抽了自己的傲骨,哪怕那边是她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