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自己不仅没有放松,反而神经紧绷,越来越焦虑。

张岩说上瘾,滔滔不绝,“回家以后我想了很久,觉得男人还是得有自己的事业!”

“35岁的年纪,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不趁现在拼一拼,以后哪还有机会?”

“再加上父母安顿好了,家里有媳妇儿撑着,什么事都不用操心,正好放手大干一场!要是失败,以后找份工作老老实实干到退休,再也不惦记。”

“要是不拼不闯,一辈子安分给人打工,说实话,我还真有些不甘心。”

张岩大谈未来计划,蒋国云羡慕不已。

同是程序员,岁数差不多,收入相近,怎么别人生活无忧无虑,自己却得勒紧裤腰带,挣扎着活下去?

**

朱秀华本来打算出门访友。临出门前,她忽然记起,古怪的西装小人曾经提醒过她“家里快破产了”。

是她以为对方故意恐吓,以此达到不可告人的目标,因此不予理会。

如今一语成谶,她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对方其实有几分道行。

朱秀华思量,要不把西装小人找出来,问她有什么办法渡过眼前危机?

想到就做。

朱秀华轻声呼唤,“系统,你在吗?”

云珞:“不在。”

莫挨老子。

记仇.jpg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看着收藏高,其实v后没多少人订阅。不出意料,应该是无限系列订阅最差的一本。

无所谓,日更3k慢慢写,感兴趣的了解下。

**

作者科普

有人问,买了重疾险患病后为什么只赔20万?是不是应该搭配其他险种?

其实是这样的,以x付宝里的重疾险为例,购买保险时有保障金额选项,分别为10万、30万、50万。

同样保至70岁,20年按年缴费

10万年缴830

30万年缴2490

50万年缴4150

【如果希望享受高额保障,付的保费就多。有些保险公司甚至提供100万的保额选项】

*

为什么推荐购买消费型保险,不推荐分红型/返还型

消费型优势:花比较少的钱,获得很高的杠杆

比如缴费时年缴4150,出事后赔50万

劣势:保障期内没有发生理赔,保费等于白交。

返还型优势:如果没有出险,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保额或者保费的返还,相当于“强制储蓄”。

劣势:缴费比消费型贵,需要满一定年限,中途退保损失比较大。

为什么返还型最后能返钱,还是推荐消费型?

举个例子

消费型每年缴费A,返还型每年缴费A+B

N多年后没有出险,返还型返还金额C

看似消费型吃亏,其实把差额B存在一般的货币基金里(年化3%-4%),多年后差额B复利叠加≈返还金额C

如果有点理财头脑,年化收益率>5%,那么差额B的复利>>返还金额C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钱一直在自己身边,想用随时能用。买了返还型得等几十年

【保险的本质就是花一部分小钱预防意外,理财不用考虑保险】

【每款产品的分红率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低档计息,年利率1.5%-2.5%,不如存货币基金】

第二十八章 中年危机4

朱秀华自知理亏, 老老实实道歉,“对不起,之前是我误会了。”

云珞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