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你自己不知道要写啥了吧……

发现正文部分居然比蓝叉叉那个文还字数少一点orzorz

恩,等稍微修一修错别字来放下载链接~\(≧▽≦)/~啦啦啦

番外1:淡语是怎么被祈汜看上的(上)

第一次留意到那个人的存在,是在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文学概论课上。那课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在期中的时候选择朗诵诗歌或者评说一本小说。

那天黑板上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那人站在讲台前,抑扬顿挫地诵读。

怎么有男孩子,会漂亮成这样。

漂亮的人总有招人眼球的天赋,但也仅仅是视觉上的留恋而已。对祈汜而言,也仅仅不过是多看了几眼,随后便开始继续手中的素描。

祈汜喜欢素描,尤其是这种通选课上,一边听老师讲故事吹大牛,一边手下创造出作品,实在是专业课上难以享受到的乐趣。

然而这天,祈汜是在男生认真投入却微微带着淡漠的腔调中完成了手上的描画。

第二次见到,是在学三食堂的北门门口,那人蹲在低矮的灌木丛前正在喂猫,抬头的那一瞬间,祈汜分辨出了那眉眼间的轮廓所带来的记忆。

这之后仿佛相遇就频繁了起来。

或者不应该叫相遇,只能说是祈汜单方面的遇见。

除了每周一次的文学概论课,还有一周四五天都可以在学三看见他的身影。

贝壳(WWW.bulamo.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那人上课总是坐在很靠前,听课似乎很认真;那人吃饭的点掐得很准,似乎准点吃饭然后喂猫是必修功课。

连带着,祈汜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那课的翘课律,也开始规律地去食堂吃饭。

无所谓刻意,不过是潜意识不由自主的修改。

某一天的课上,那人却没来。

一向坐在最靠近讲台的人,那个位置忽然空荡起来,就显得尤其明显而突兀。

他是有事耽搁了?生病了?

那一天祈汜破天荒地漫游了两节课的思绪,笔下一片空白。

再下一周,那人又准时地来上课了。同样的生动的表情,和同样的靠前的那个位置。

祈汜的心情忽然如连绵阴郁了几天之后放晴的天气一样开阔起来,那一堂课结束的时候,祈汜的素描本多了一页人物速写:少年微微低着脸,修长的手指握着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人物的轮廓只剩下一弯侧面,却美好得不像话。

期末的时候,那个班的人几乎人手一份的笔记上,复印者在每一份笔记的最后同时复印下了一行端端正正的说明:此笔记来自孟廷弈同学记录整理,感谢其倾情奉献。

孟廷弈。祈汜难得微笑。很文气的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