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过来的。

冷静了一下,昭兰反而平静了许多,面对母后的长吁短叹,她竟还能分出心力安慰回去,瞧着倒不像是即将面临着嫁去朔州的人。

昭兰思忖过了,魏家接连拒了三次婚,定然本意也是不想结这门亲的,如今主动入金陵城觐见,怕也不是十足地心甘情愿。

况且八字还没一撇,她有的是办法让那魏家二郎瞧不上她。

或者说,让父皇也不能拿她去同魏家结亲。

譬如当年的三姐,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尽管昭兰原本的志向不是做一个风流浪荡的多情公主,但眼下看来效仿三姐是此刻最强有力的法子。

可父皇在这桩事上心眼多的要命,不仅禁了她的足,还将救命稻草一般的三姐拦在了外头不让三姐过来瞧她。

昭兰失去了咸鱼翻身的机会。

“小兰别怕,母后定会为你抗争一番,不叫那老匹夫将你送到朔州去。”

身为大周国母的姚皇后这些年过得金尊玉贵,保养也是最精细的法子,虽已年逾四十,但瞧着像是三十出头的妇人,面色白皙,两颊饱满滑嫩,只有眼角带着些浅浅的细纹,当初蜀地第一美人的风姿还保留了七八分。

再看看父皇,已经开始像个小老头了,因而昭兰偶尔拿这事来笑话父皇,回回都能成功把人气到。

昭兰倚在母亲温暖柔软的怀中,意兴阑珊地摇头道:“别了母后,父皇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谁来劝都没用的,母后是中宫娘娘,切莫再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了,让那些迂腐的大臣听见你又和父皇吵架,怕是又得弹劾你几日,犯不着。”

“我自有法子。”

怕母后心不安,昭兰后面又补了一句。

姚皇后露出诧异的神色,刚想问是什么鬼机灵的法子,就被昭兰打着哈哈敷衍过去了。

这还只是自己的一个大胆设想,昭兰还是先藏着吧。

送母后出门的时候,昭兰不忘叮嘱道:“母后,下次记得不要叫我小兰,好土的。”

姚皇后挑眉一笑,也不应,待到下次见面,依然雷打不动。

昭兰有些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