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无论士族庶民,想做官都得经过科考,书香传世的家族还能考取功名立足朝中,仅靠人情脉络的旧士族都渐渐被摈诸门外,崔氏便是如此。
皇后先前还有忧虑,如崔姣是崔氏嫡脉,入东宫就不只是侍妾这么简单了,崔氏虽势颓,也有影响力在,就算做不成太子妃,良媛、承徽的位分总得给,她还是太子带回来的,可见太子对她很中意,往后若得太子宠爱,恃宠而骄,让太子不顾礼法扶持崔氏,反倒害了太子。
现下就没甚可担心的,崔氏女温婉可人,做侍妾再合适不过,等以后太子妃择成,这侍妾也好处置,假如安分,或能收容,但有坏心,轻易就能料理。
皇后想了想,有句话要交代她,“我清楚你乖巧懂事,你能为太子看重,是你的福气,但你需得记牢,我的长孙得从太子妃的肚子里出来。”
崔姣垂下长长羽睫,异常的低眉顺眼,“民女谨记皇后殿下的教诲。”
皇后训完了话,再又赏了她几样首饰。
敲打一下再给个枣,崔姣甚懂,恭恭敬敬的受了这赏,正欲退下时,那殿外忽有一小黄门进来,慌张跪倒在地。
“皇后殿下,太子殿下跟圣上起了争执,圣上发怒说要废、废太子……”
崔姣人在,皇后没表露慌意,一个侍妾无足轻重,但这侍妾绝不可有异心,趁此机会倒能试探出来。
皇后一脸愁容,“你听见了,陛下要废太子,这以后太子或许只是个庶人,你正值青春年少,好好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我也不忍心逼你跟他一起吃苦,你想不想离宫?”
崔姣敛神肃色,“太子殿下救民女于水火,民女死生只想追随太子殿下,求皇后殿下别赶走民女。”
她又不蠢,皇后说不准是在试她。
她心想,要真是废太子,她必然逃的比谁都快,谁会愿意跟着一个无法给以避身、阴戾乖张的废太子呢?
第二章
皇后顿感欣慰,这小娘子一心在太子身上,东宫往后也有些人情味了。
本还想跟崔姣闲谈几句,当下却无暇再留人了,急忙往天子住的紫宸殿赶去。
崔姣自是不能跟去,老老实实回了东宫,入廊房后,便被三个女史围住问东问西,崔姣笑盈盈的给她们看了皇后赏赐的首饰,再说了几句皇后随和的好话,才顺口提了在蓬莱殿内看到的那块翠石。
被女史们笑她像个田舍儿,连风松石都不认识。
“那可是扶馀国进贡的三宝之一,合宫上下只有紫宸殿、蓬莱殿、含象殿以及太子殿下住的崇文殿并襄王府有这件宝贝,”木香告诉了她。
扶馀国三宝火玉、澄明酒、风松石,崔姣以前在《宣室志》上读到过,据传风松石莹澈如玉,石上有古松纹理,盛夏时置于室内,自然生凉,当时还以为是胡诌的,没想到真有这种奇石。
紫宸殿和蓬莱殿自不必说了,含象殿是王贵妃住的,这位王贵妃极得圣宠,连同王贵妃所生的襄王,也深得今上喜爱,寻常皇子过了十五岁就得离开长安入藩地就藩,这位襄王只比太子小两岁,至今仍在长安,今上更是为他修建了襄王府。
崔姣之前跟南星打听了一点皇室,知道皇帝对东宫是有间隙的。
太子殿下并非皇后所出,生母是不知名姓的宫女,那宫女早死了,还是因巫蛊死的,当初还是三皇子的太子殿下才四岁,忽然患上了猫鬼病①,还传染给了大皇子,大皇子也因此夭折,后来查出是其生母所为,将人赐死后,皇帝想过贬其为庶人,还是皇后从中周转,才保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