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孟买的表情,发现他还是那个鸟样,明明看到别人的闪光点了,还闭着眼睛不肯承认,关捷觉得他有点小气。

演示完才艺之后,路荣行将琴卧进了琴盒里,秦老师让刘白换了盘磁带,将“奉义”的编曲初版放了一遍。

大起大落的旋律很快响彻房间。

头两声让关捷觉得有些熟悉,想了想恍惚记得,汪杨弹十面埋伏的时候,起始那两声跟这很像。

但后面就不像了,关捷不会形容,他只会捡现成,感觉到曲子确实有气势,铛铛哐哐的,到时换上战曲首选的琵琶,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感觉。

初次完成编曲之后,这歌的时长变长了,秦老师只放了1大节就按停了,坐在凳子上给大家讲创作背景,这能加深其他人对这首歌的领悟和理解。

“这歌的灵感吧,出自于姜维,”他笑着说,“就三国里面,最后继承诸葛亮遗志的那个大将。”

艺校的文盲里立刻小声地议论了起来。

孙雨辰歪向了刘白:“哪个大将?”

举人和毛子闻声而动,也凑了过去。

刘白知道,但是懒得跟他们讲,把皮球踢回了老师那里:“三国里的那个。”

补课未遂的3人只好一起说:“草!”

另一撮里好歹出现了一个三国迷,可就是别人的铁杆粉,别人问姜维他扯赵云,也被草了一通。

关捷听得似懂非懂,但姜维这名字他认识。

小时候不放西游记的时候,他也会看水浒和三国,人多看得少,所以人物都认不全,但姜维在他脑中留有姓名。

原因是94版的电视剧里有这么一幕。

废墟里的骏马该走不走,老兵准备拿鞭子抽它,这位迟暮之年的大将却说“非它之过”,然后自己下了马,牵着它走了。

九伐中原一场空,老演员用实力刻画出了那种壮志熄灭的无奈和苍凉。

关捷当时对剧情一窍不通,他只是觉得这老头和马都怪可怜的,随口问了关宽一句这是谁。

然后被他那个爱丞相的爸灌输了一堆爱屋及乌的假知识:他你都不认识?姜维啊,阳亭侯,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头号男主角……

再大一点,关捷开始拍画片,才知道他爸是在胡扯,三国里响亮的名字一大堆,但当中并没有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