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那里,吴良辅更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佟采薇请了太医,只是这会儿皇上有要紧的事要议如今朝堂上并不安稳。

多尔衮摄政多年,当初朝臣对他多有依附,时至今日,顺治已经亲政两年,也未能将多尔衮残余势力彻底清除,他要掌控朝臣,也要实现满汉统一的壮志,因此,亲政以后,他重用了如陈名夏在内的二十多名汉臣。

朝堂上满蒙汉三旗官员混杂,如同后宫的嫔妃一样,出身不同,立场自然也就不同,更何况人有私心,也有利益掺杂,朝堂上拉帮结派的人许多,争权夺利和倾轧不在少数。

陈名夏是汉人出身,早年有“三姓家奴”吕布,他更是“四姓家奴”,最早的时候他是明朝官员,后来崇祯帝自缢,他的同僚投靠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陈名夏本是不愿意的,他有一身的傲骨,选择了投河自尽,但没死成。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场生死让他清醒了,被救起来以后,他选择了投靠李自成,但李自成入京以后颇为昏庸,引起许多人的不满,陈名夏和自己的同僚们权衡利弊以后,加入了当时正兴旺的南明政权本来他投靠大顺就是非自愿,心里一直觉得自己是明朝旧臣来着。

但他在南明并不受重用,陈名夏权力欲望颇盛,相当不满,后来清军入关,他又抓紧时间投靠了大清。

起初在多尔衮手下做事,但多尔衮并不信任汉人,他格格不入,一直到顺治亲政以后,他才得到重用,且和顺治不谋而合,有了共同目标。

顺治想要借汉人治理朝政,陈名夏想要提高汉人官员的地位。

君臣如鱼得水,相处的相当融洽。

但陈名夏步子跨得太大了。

或者说,顺治的步子跨得太大了。

他空置皇后和蒙古嫔妃,重用汉人,连后宫的宠妃都是汉军旗出身,在朝堂上又满心要从满蒙共治变成满人的万古,重用汉臣,这早就引起了其余人的不满,更何况顺治联合陈名夏,想对八旗制度下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满蒙官员头一次达成了共识,要打压朝中的汉臣,尤其是为首的陈名夏。

南北两党之争由此而来。

从顺治八年起,就愈演愈烈,一直到如今,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吴良辅得知景仁宫请了太医,生怕这位佟格格出了什么事情,没有一丝犹豫,轻步踏进了乾清宫。

顺治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朝中北党接连打压南党,逼迫他处死陈名夏,他并不愿意。

但他也知道,陈名夏不得不死。

吴良辅一进来,他就听见了,瞥了他一眼。

吴良辅连忙道:“皇上,景仁宫请了太医,如今还没消息传来,不清楚出了什么问题。”

他说完,顺治一顿,把手头上弹劾陈名夏的奏折一推,不看了,起身往景仁宫去了。

他离景仁宫比太医院离景仁宫还要近,太医还没到,他都先到了。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冲天的酸味。

他不用问都知道是佟采薇在吃东西,早先他也不太习惯这个味道,但佟采薇爱吃,他也就捏着鼻子忍了,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再仔细一看,他的几个嫔妃都跪在地上行礼,他伸手把佟采薇扶起来,又让吴良辅去扶董鄂侧福晋,才对乌苏氏和杨氏道:“起来吧。”

佟采薇没料到他来得这么快,朝他眨了眨眼。

顺治拉着她坐下了,小声道:“朝堂上的事情太烦了,借你这里躲躲闲。”

前朝的事情他很少和佟采薇说,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他喜欢佟采薇,但孝庄当年垂帘听政,如今还时不时对他施压的事情引起了他的反感,他畏惧让后宫参与前朝的事情。

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