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后宫人数可不止二三十。

佟采薇也想不出来玄烨的感情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后来倒是隐约猜到了一点, 他是皇帝, 注定了要三宫六院,倘若是真心爱一个人, 那难免会分薄旁人,先前的皇帝子嗣都单薄,他自然想要更多的孩子。

对此,佟采薇并没有觉得不好。

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罢了。

只是这样,难免会辜负真心。

她跟朴氏说:“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咱们管不了这些。”

宫里的女人会越来越多的。

*

康熙十四年的年根底下,御膳房的赵太监求见了佟采薇。

他为的也不是旁的事情,说的是来年的选秀。

“本来这点子事儿不该麻烦到您头上的,只是前些年奴才受了额参的恩惠,如今他求到奴才头上,奴才少不得拉下这张老脸,到您这儿替他求个恩典。”

佟采薇想了一阵,才想起来额参早年是御膳房的总管。

“他托你办了什么事儿?”

赵太监磕了个头:“也不是为了别的,他孙女今年十三岁了,按着家世,该进宫小选了。”

额参是包衣出身,家中的女孩不能参加大选,是参加小选的,进了宫就是为奴为婢,但这为奴为婢也要看是谁的奴婢。

额参在家里琢磨了半晌,进宫比落选好,那这进了宫,当然要替女儿求个好前程,要么是送到御前,求个万一,成了宫里头的主子。

但他这想头被他福晋撅回去了。

他的福晋瓜尔佳氏指着他的鼻子就骂:“家里的一点儿体面全要叫你败没了,孙女儿老实在宫里头当宫女不好么?就是你想让她为了家族拼命,指望着她成个贵主儿,难道不能走别的路子?要想出这么下作的法子?姑娘将来真要是有了前途,谁不对着她的出身说道两句?你这是要把她往火坑里头推!

额参也恼了:“那你说怎么办?我还不是为了家里着想?”

瓜尔佳氏冷笑一声:“枉你平日里自诩聪明,难道想不出旁的路子?早年你在宫里头当御膳房总管,难不成没认识一二个人?”

她这样一提点,额参就想起赵太监来了。

赵太监是太后的人,求了他,好让自家姑娘在太后跟前伺候,进退都有分寸,要么在太后跟前做个红人,要么被太后赐给皇上,怎么样都行。

他便求了赵太监,赵太监又来求了佟采薇。

不过他倒是没把话说得清楚,只是说额参的孙女要小选,所以想求个恩典,让她在慈宁宫里头伺候。

佟采薇身边不缺伺候的人,但这些年赵太监对她也是尽心尽力,帮他还个人情罢了,她顺便就同意了。

十二月底,额参的孙女乌雅氏悄无声息进了慈宁宫。

她是个圆脸的小姑娘,人很和气,见谁都带着三分笑,人又勤快老实,嘴还很甜。

才来了一个月,就讨了春絮和上下几个人的欢心。

初进来的时候她不过是个跑腿的小丫头,不过一个月,春絮就把她调到了茶水房,让她负责端茶倒水。

在宫里,茶水房已经是很轻省的活儿了,多的是洒扫的宫人。

乌雅氏在茶水房呆久了,在佟采薇跟前露脸的机会也就多了。

有一回她喝着茶水还不错,倒是问了一嘴,这才知道原来额参的孙女是未来的德妃乌雅氏。

终究是有点蝴蝶了,按照历史进程她早死了,根本没有乌雅氏给她当宫女这一出。

要不说有些人气场不合,哪怕换了地方、换了认识的方式,佟采薇的侄女还是和乌雅氏不大对付。

真论起来,其实是佟氏的错。

她才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