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小事还没到惊动御膳房总管的地步,为难的是专给几个庶妃做膳食的赵太监。
得了小良子的传话,赵太监一抹脸,起身挽起了袖子。
他带着帮工的小太监紧跟着步伐,张口抱怨:“爷爷,这佟格格没事吃什么汤饼啊!这不是折腾人吗?”
赵太监嘿一声:“这话用得着你来说?不怕格格点膳,怕的是她不点!”
他这厨子手艺有限,不然也不至于被安排来给庶妃和太妃们做膳食,将来能不能升上去都未必,还不如紧着巴结个得宠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跟着一步登天。
前两天皇上翻了几位绿头牌,但那几位也没听说要什么吃食,唯有这佟格格手底下的人头一天来提膳的时候就赏了银子,可见是有口腹之欲。
他能朝这边使使劲。
第8章 见皇后
赵太监先去领了庶妃们今日的食材配额,宫里除了顺治的嫔妃,还有先帝时期遗留下来的太妃,人数众多,他每日要干的活不少说是干活,其实也就是指挥手底下的厨子干活。
庶妃吃的是大锅饭。
一位庶妃每日的饭菜定额只有米面一升,猪肉八两,各色应季蔬菜各一斤,其他如鸡鸭等都是按月算的,不过这也有例外的时候,便是皇上赏赐或者是过节。
另外,像是佟采薇这样侍寝的当天也是可以额外点菜的。
为了方便和统一管理,许多庶妃的定额会放到一起做,吃什么都有御膳房说了算,也就是所谓的大锅菜,这事儿,佟采薇刚进宫的时候不知道,但后面几天吃了几顿就明白了,头一天是为了迎接新嫔妃入宫,相当于入职第一天,公司食堂给你提供了一顿丰盛的员工餐,让你觉得哎呀公司真重视我。
实际上入职以后,福利就开始缩水了,饿不死,但别指望能好吃到哪儿去。
清朝时期生产力有限,尤其还是在北京,常吃的蔬菜就是萝卜白菜,赵太监盯着人把白菜豆腐血肠下了锅,这才又重起了个小灶,让面点师傅开始揉面,因着小良子来点菜的时候没说清楚要吃什么样的面条,赵太监让面点师傅揉了好几样。
以至于佟采薇起床用早膳的时候看见了一大桌子的、好几样的面。
据小良子介绍,按品种分,有加鸡蛋的、玉米面的、蔬菜汁的、杂粮的,按照面条粗细程度都有八种。
一长串的名字,毛细、细面、三细二细韭叶的,小良子站在那儿挨个说了一遍,跟顺口溜似的。
佟采薇笑骂:“我不信御膳房没给你派个帮手来。”
这些东西不是专业当厨子的谁能说得明白?御膳房那群人精不可能让一个业余的小良子传话,万一传不明白,回头还得怪罪在他们身上。
小良子笑嘻嘻的:“哪能啊,我嫌他们笨嘴拙舌的说不明白,没得伤了格格的耳朵,还得让我来。”
佟采薇也不揭穿他,低头仔细吃起汤面。
汤面的品种多,她都挑了一点出来尝了一下,总结下来感觉还不错,面条筋道,汤底浓厚,有些是配了鸡汤的,有些就是骨头汤,也难为那群人能把不同的面配不同的汤,味道还相宜。
她吃完饭,就得去跟皇后请安了。
虽然顺治说了皇后这几天忙碌不用请安,但是按制,侍寝过后的宫嫔要向皇后请安,这是顺治也没法的事情,前头几个嫔妃都去了,佟采薇不去更不合适。
为着这个,那几样面汤她只喝了两口就没喝了,其余的都赏给了两个宫女和小良子。
皇后的宫殿在坤宁宫,比乾清宫和景仁宫的距离要远。
佟采薇到的时候皇后并没见她,伺候皇后的嬷嬷只让她在花厅里坐着:“皇后娘娘不想见人,您愿意回就回,愿意呆着就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