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就是其实江涛早就有来省城打工的想法,在家种地, 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就那几个子。

村里有不少去南方打工的,一到过年, 就拎着大包小包回家, 还阔气地到处散香烟, 一看就是挣了钱的。

这些人吹嘘他们赚的钱, 少则一年几千块,多则上万块都有。

还有不少外出打工的人, 用赚来的钱给家里盖了新房子。

江涛看着这些人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 说不羡慕是假的。

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虽然动了打工的心思, 但却没下定决心。

可以说正是丈母娘的纠缠让他下定了来省城的决心。

粤省沪市那些地方终归太远,他们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 既怕不适应也怕被人骗。

所以, 江涛选择折中来到省城。

若他们真能在省城混出点名堂,到时再去南方发展不迟。

“你二哥说,他和玉敏先过来,国庆就放家里头, 等他们赚到钱了, 就把爹妈和国庆一起接来省城。”江彩环道。

“到时候我们一家就能在一起了。”

说完二哥二嫂的事, 江彩环又问起他们的住处。

江夏回答:“其实我们住得离着不远,就隔了一条街。”

“那好啦, ”江彩环笑着道,“那你们早上就直接来店里吃。”

江夏闻言,双眼一亮,心想大姐包子做得这么好吃,以后早饭算是有着落了。

“好啊,”她欣然答应,“那我跟秦瞻可就不客气。”

“跟我客气啥,”江彩环道,“小妹你帮我这么多次,我都没好好谢谢你呢。”

“一家人说什么谢,而且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也没做什么实事。”江夏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顿饭吃得很开心,江夏回去的路上还在说大姐烧的菜好吃。

“每个人烧的菜都是不一样的好吃,大姐烧的菜又鲜又香,我妈烧的菜也好吃,我一吃我妈烧的菜就有种回到家的安心感。”

没过几天,江涛和李玉敏就来了省城。

二哥二嫂到的那天晚上,大嫂又在店里做了一大桌子菜为他们接风洗尘。

同样,也把江夏和秦瞻叫了过去。

几日之后,江涛和李玉敏分别在省城找到工作,李玉敏因为干活麻利手脚勤快,烧的菜味道也不赖,找了份保姆的工作。

江涛则在码头找了份扛大包的工作,虽然累,但工钱一天一结,而且只要肯干,一天的工钱并不少。

总之,两人也算是在省城扎下了根。

转眼到了六月,分局来了几名成绩优异的警校毕业生,其中一个是苏红瑛的弟弟苏怀瑾。

好巧不巧,苏怀瑾恰巧就分到了秦瞻的手下。

如今秦瞻也算得上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了,带个新人倒没什么问题。

就这样在支队队长高家林的安排下,苏怀瑾分到了秦瞻手下,之后两人都要一起出任务。

自从江彩环来到省城后,江夏和秦瞻的早饭都是在江记包子店解决的。

江记包子店不仅卖包子馒头,早上也卖粥、馄饨、饺子这些。

江夏吃腻了包子馒头,就换换口味来碗馄饨或饺子。

奇怪的是,近几日她发现包子的生意好像变差了。

江夏将自己的观察向江彩环反馈,江彩环听完后叹了一口气道:“店里的生意跟以前比确实是差了些。”

说着,她指了指前面的方向:“离这不远也开了一家早餐店。”

“他家也是卖包子馒头馄饨饺子这些东西,但卖的价格却更便宜一点。”

之前江彩环在镇上开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