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就这样渐渐来往起来了。桂太太倒叹道,“还是你做事机灵,这弯弯绕绕的,一眨眼就想出来了。”

善桐不在意地道,“这有什么,不过是一两句话的事。”

桂太太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罕见地在四红姑姑跟前服了老,“我年纪大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思维敏捷,现在看来,娶了媳妇以后,我也可以万事不管,就做个老封君啦。”

善桐心里有好些话想说,又是心中一动,想借机暗示桂太太一两句,露出接牌位的意思,转念一想,又觉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便只笑,“若真是万事不管,那倒也是福气呢。”

四红姑姑看她们一来一回地打哑谜,面上自然是有好奇之色,善桐和桂太太却都没有解释,善桐派人去孙家请安递话,又说,“当日去许家,若二堂姐有空,还请她多为我们介绍介绍了。免得我们不识贵人,丢了丑呢。”

没多久,孙夫人就爽快地带了回话和一对男女管事来,说,“大家亲戚,引介的工夫自然都包在我身上。至于这对管事,都是家下操办酒席时常使的人,尽管使。”

善桐也真不客气,立刻就派人带他们在院子里绕了一圈,两个管事出来时面上有些难色,善桐看了便道,“你们尽管说没事,我们家在京人口少,论地方,肯定比不上侯府大。”

女管事便道,“少奶奶这话在理,其实按您们这小夫妻来说,这屋子可体面气派了。只是我们看了单子,这往来的太太,不是百年豪门之家,就是一大家子都在京里的,谁家里也都有个园子,因此恐怕……”

这能怎么办?总不能因噎废食,就不请客了吧。善桐又和他们商量了半日,便定下来在偏院花厅里开一桌,因地方小,院子里也没戏台,便不叫戏班子,大家抹骨牌取乐。又命男管事去定饭庄子送上等席面,自己这里再拟定了几个西安名吃点缀,桂太太也帮着出主意,又将一拨下人分了迎宾的,上菜的,伺候的等等。按管事妈妈说法,“一般侯门,讲究是不见重脸,先伺候进门,迎得一身都是尘土,再伺候上菜,客人见了该不高兴了……”

桂太太背过脸去就嘟囔,“哪来这么多臭规矩,又不是榆林大漠,能吹出多少风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