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位置?当然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很多决策方面的功劳也不是这么简单能算出来的,但宗子是肯定要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倾向,这一点再不会有错了。但凡有一点雄心,不怕担起责任的汉子,谁不想着有个宗子的身份那就好了?再说,桂含春也不是什么圣人,肯定是要为将来自己的小家庭打算的。善桐分析出来的那些难点,桂含春自己未必分析不出来。他眼中神光一闪,便温厚地笑了,“多谢弟妹提醒!我领了弟妹这个情。”

“含沁从小受到你们哥几个的照顾。”善桐这句话倒是说得真心实意:甭管桂太太怎么样,桂家这几兄弟对含沁是没得说的。“这份情是怎么都还不完的,几句话的事,二哥还和我客气。”

两个人之间像是又找到了一种新的身份,对视了一眼,都微微一笑。桂含春便亲切地道,“说起来,前阵子收到京里来信,今天会上见到巡抚大人,他还也和我提起了,弟妹的舅舅王大人前阵子刚重新调任回京,弟妹恐怕还不知道吧?”

善桐微微一震,忙道,“这还不知道!是什么职位?”

王大老爷虽然一直没有离开官场,人也早去了京城,但其实还算是西北这边的官员,只是看在二老爷面子上,他去京城明面上是有公事的。这几个月工夫花费下来,终于能如愿回京,也算是没有白花银子了。桂含春道,“是翰林院侍读……倒没听说有什么实职,不过信里还说了,皇上是很看重王大人的,入值几天,天天都有份到皇上身边陪着说话参赞。恭喜弟妹,恐怕王家飞黄腾达之日,就在眼前了。”

以王大老爷的底蕴,二甲出身,名门世族,京城里做过官,地方上也呆过几年,资历那是有的,要走到内阁大学士这一步,所差的第一个还是圣眷,第二个才是同气连枝的党羽。之所以要花费大价钱打通关节,一来就是为了让几个太监在皇上身边说几句好话,分辨清楚王家和王大老爷的区别:虽然当年王光勉没有给太子好脸色,但王光进这一支那是没有说过话的,政治面貌,还算清白。二来,也是为了寻找机会在皇上跟前显露自己的政见和才学。侍读学士不过四品,的确不是什么大官,但这是天子近臣,皇上宠爱你了,青云直上也就是转眼间的事。看来,这前前后后十几万两银子,终究是没往水里白扔了去。

善桐倒也为舅舅高兴,不过想到这银子还算是自己借的呢,如今舅舅重新上去了,家里连个音信都没有,还要夫家这边的人来告诉自己,便又有几分不是滋味。她挤出意思笑容来,谢过了桂含春,自己回去又记挂着含沁,乘夜收拾出冬衣来,第二天派了得力家人,和这边过去的一支兵一道上了路。便又闭门不出,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却也没有安静几天,老九房就又来人了,不过,这一次请她的倒不是桂太太,而是桂元帅。

185、狐狸

善桐虽然到过几次元帅府,但进的都是内堂,虽说西北民风较为不拘小节,以桂太太一高兴就出门骑马的性子,自然也不会把内外分得那样严。但毕竟是大家大族,基本的架构还是有的,除了一条甬道从二门外延伸出来,直通校场之外,前、后院之间也有照壁分隔,避免了那些个年轻男丁随意乱走,撞见后房女眷。要不是桂元帅命人把她带到书房说话,她还真没机会见识到桂家正儿八经的堂屋虽说只是经过,正院按大户人家规矩,素来是封住不用的,但无论是御赐牌匾,还是堂屋中供奉的御赐宝剑兵器等物,都能令人明白:武将人家和文官又自不同,只要子孙争气,这富贵真是百年可期。但是论这份底蕴,就不是一般文官人家可以比较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就是因为文武有别,文官没有救时济世的大功,几乎是不可能得到封爵的。桂家从前没爵还好说了,这几年来也不是没有大功勋,但上头什么赏赐都给了,封爵的旨意却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