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户对的人家了。想来也就是总督府、大帅府里,有你未来的夫君啦。”
“这也没什么好的,”善桐被勾起心事,不禁闷闷地道,“身份配不配,其实都是虚的,最要紧还是人要可心。我倒是觉得你好,什么样的人家,你也都配得上的,你母亲那样疼你,肯定也是随你的心意,倒要比我自在多了。”
“我也觉得我要比你强些。”善喜也没有和善桐客气,这个清清秀秀,似乎一朵春天里的小白杏花的小姑娘点了点头,老实不客气地道,“看着你们家和那些个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那些个族里宗房的老老少少、那些个路过村子的大小官儿来来往往的,我心里就觉得实在替你祖母、你娘累得慌。这么千头万绪的,怎么应付得过来?虽然位高权重,倒是要比一般人为人更小心了十二万分,还不如我们家孤儿寡母的,落得个自在。”
她面上掠过了一丝愁云,又轻声叹了口气,“不过话是这么说,其实我的婚事,也绝无可能随心所欲。要保住眼下这份自在,还不得运足了眼力去挑啊?偏偏坐产招夫,那招到的都是不入流的二流子,要不然就是年纪老大的鳏夫,我娘早半年就在相看了,却是一个正经人都没有。这还是在家附近,知根知底的找呢,要是这也找不到可心的,去别的地儿找来的,就更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人了。”
两个小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再没说话,善桐又垂下头来绣了几针,望了善喜一眼,嘴唇一动,刚想说话,又把话头给咽了回去:其实善喜自己虽然脾气倔,但身板看着就纤弱,也不是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气质。将来赘婿进门,要是没能压住,让对方的三亲六戚过来闹起来,十三房这偌大的家产,恐怕是要白分给对方一大半都是难说的事。到时候人家也名正言顺,小五房要出头帮忙就没那么容易了。就是现在,祖母私底下可没有少为十三房排忧解难,要不然,这么大的家业,是这一对孤儿寡母能够支撑得下来的?不说别的,一个恶管家就足够让海鹏婶吃不了兜着走了……
可这种事毕竟是人家的私事,两个人虽然贴心,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善桐又加了几针,便起身告辞回去,“回去还有大字要写,余下几针明日再过来绣。看着还来得及的。”
她为了祖母生日,特别预备了一副小绣佛像,从年前绣到现在,几个月了,如今才堪堪收尾,因此这几天都频繁到善喜家加针赶工。如今把进度赶上了,才敢说回去练字。善喜也深知内情,因此并不多留,人都没下炕,只抬声道,“回头打发你丫头,把碑帖送来,再取两碗酪,我亲手调的,比你们大厨房做的好些。”
这么个悠闲清雅,连一碗酪都要亲手调配得五蕴七香的女儿家,要是坐产招夫,最终和讨不到老婆的泥脚板做了一对,真是善桐都大不忍心。又想到姐姐的姻缘其实也成就得险,心中便更沉了一分:含沁去了前线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这一次上阵了没有。是不是同哥哥在一块儿,回西安的时候,又能不能到杨家村来坐坐。
自从满了十三回到村里,善桐便严格约束自己不胡乱走动,她又不好什么事都特特地问个桂二哥如何,因此虽然对战局走向还是可以把握得住,但桂含春的动向,就只能凭着含沁带几句话过来了。也不知道是桂含春矜持自重,又顾惜到两个人的名声,还是战局吃紧,无心儿女私情。含沁几次带话,都都只是一句“我还好,无须挂心,你还好吗”,这样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寒暄。可就算如此,一想到刀枪无眼,也不知道桂二哥同含沁会不会平安归来,善桐就是笑,笑里也都带了三分心不在焉,一想起这份心事,真是随时随地都能走神。
她从十三房院子里出来,再进了自己家后院时,便是恍恍惚惚的,和海鹏婶擦肩而过,竟险些没有招呼。好在海鹏婶也是一脸心事重重,不过和善桐彼此一笑,便直出了院子。善桐进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