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1 / 2)

如此亲密之举,二人之间绝不可能什么都没有,“果真,你与那顾氏,恐怕早已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吧,我真想不明白,公主怎么会看上你这样的人。”

“那么,你又是什么样的人?”萧怀玉反问,“即便我不做那驸马,也轮不到你。”

想到这儿,林万晟更恨了,“等着瞧,我会让公主,看清你的真面目。”

※ ※ ※ ※ ※ ※ ※ ※

太康五年六月,彭城王李康任命萧怀玉为先锋将军攻打南中。

由于水淹建州,南中百姓与士卒奋起抵抗,誓死不降,此战持续了一月之久,最终,南中力弱,不敌而亡。

六月中旬,先后破南中二郡,六月下旬,南中都城不攻自破,南中王奎升自焚而亡,南中群臣献城降楚。

此战过后,萧怀玉恶名远扬,成为了南中的恐惧,尤其是水淹建州,南中百姓无不唾骂。

攻破南都之后,彭城王李康并没有让大军入城,而是驻扎在城外,只率亲卫入城接管。

众将纷纷劝阻,“水淹建州之后,南中百姓对我们恨之入骨,王孤身前去,恐怕…”

李康却执意入城,“有萧将军坐镇军中,南中人不敢的。”

“可是…”

“不用担心。”李康安抚众人,“战火无法避免,可是想要彻底收服人心,不能只依靠武力,既然平定了此地,那么他们也就是楚国的百姓,对待百姓怎么可以刀兵相向。”

建州城攻破后,南中势在必得,李康便差人上疏皇帝,对于南中之地的安抚政策,得到朝廷的许可后,李康才敢在今日孤身入城。

南中的旗帜被揭下,换成了楚国的旗帜,“南中四郡,从此便为楚国四郡,往后不再有岁贡,三年之内,朝廷不会向四郡百姓征税,且会修缮通往楚国各郡的官道,来往再无需文牒,南中的百姓,也能通过受荐,推举,进入朝廷为官,你们,都是我楚国的子民。”

南都未经战乱,李康又施以仁政,很快就赢得了南中百姓的民心。

对于百姓们而已,谁是君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君王是否能给他们带来安定的生活。

南中的岁贡,出自于百姓,因而赋税一直十分沉重,免除赋税四个字,如同卸去了他们身上的千斤重担,“彭城王千秋!”

“彭城王千秋!”

第253章 拜将

太康五年,楚国平定南中,彻底解决了西南的隐患,消息传回京城后,朝野振奋,群臣与百姓无夸赞彭城王李康平南之功。

不光有着民心的支持,李康还有着开疆拓土之功,作为一个皇子,其出众的能力与品性,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几乎要盖过作为君主的皇帝。

因而听到平南的消息,皇帝的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反而深感忧虑。

成年皇子,如今符合东宫的人选的,就只有李康,但他并不想将皇位传给李康,可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将来也许会被迫选择。

想到先帝的晚年,皇帝便十分恐惧,因为南中之战的首功将领,不是林万晟,而是戴罪之身的萧怀玉。

而萧怀玉又是彭城王李康向皇帝所请,恐怕此时,他们二人才是真正的君臣。

君王仁义,又得民心,将领有魄力,是统军之才,这像极了当年的自己与薛氏。

“彭城王入南都,百姓喊的不是楚国,也不是朕这个君主,而是…”皇帝将密信扔进香炉之中,“若是朕再年迈一些,经此一役,群臣怕是要逼宫立储。”

“陛下才是楚国的主人,是臣子的君主,储君也是陛下的臣子。”贾舟随在皇帝身侧道。

“如果他真的有反意,你觉得群臣与百姓,会站在哪边?”皇帝忽然顿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