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1 / 2)

“竟陵王的死,是因他对平阳公主图谋不轨。”李康维护着萧怀玉,战事吃紧,他也不想与副将林万晟发生矛盾,导致将帅不和的局面,“况且这是陛下的意思,是陛下许萧怀玉着白衣随我赴边,难道林将军在质疑陛下?”

林万晟一惊,他想要尚平阳公主,就只能讨好皇帝求其赐婚,除此之外,别无可能,所以他自然不敢违抗皇帝的旨意,“末将不敢。”

“萧将军之才,楚国军中无人不知,因此陛下才会特赦,南中关乎着楚国南方的安稳,身为楚臣,我们应该将重心放在平定南中上才对。”李康又教育道。

林万晟低下头,不敢再多说什么,“大王教训的极是。”

“林将军,你的功勋我会如实上报陛下,西南现在由寡人接手,我不会偏袒任何人,你们的功勋,最终都会得到嘉奖。”李康又向林万晟身后的士卒说道,“朝廷也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为国征战的边军将士。”

将士们随军远征,所求不过功勋二字,李康的承诺,赢得了西南的人心,也重新凝聚起了军心。

朝廷的重视,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林万晟有些不满,但却只能忍下这口气,随后将李康等人迎进了城中。

刚刚经历了两天防守战的宁州城,满地狼藉,李康一入城,便询问起了情况,并安排人手接管宁州事务,清扫城池,统计战损,掩埋尸体。

由于是夏季,日西南地区尤为湿热,于是便决定用火焚,以防止疫病。

休整了两个时辰后,李康在军帐内召集所有将士商讨反攻的对策。

“宁州之危暂时解除,然寡人今日召集诸将来,并不是为了守城,南中今日反叛,足可见其狼子野心,所以朝廷派寡人率军来援,其目的,是灭掉南中,将其纳入我楚国的版图,成为州郡。”说罢,李康便将沙盘上楚国的旗帜插至南中的都城南都。

李康的举动,让帐内将士热血澎湃,“南中近些年就已生不臣之心,这般小国,早该出兵灭了的。”

“小国,宁州城是怎么失守的,又是如何夺回来的,这些时日,我们付出的代价远比南中要惨痛,这些伤亡难道你们看不到吗?”陈文泰麾下一名老将冷冷说道。

年轻的武将总是格外激进,林万晟也是主攻一派。

老将们将陈文泰的死,归咎于林万晟的执意攻城与见死不救。

李康看出了帐内的气氛,分做了两派,于是出面调和,“好了,大敌当前,眼下要紧的是战事,能早一日平定,诸位将军便能早一日凯旋。”

“大王,南中虽是小国,但却占据西南数百年之久,子孙世代生长于此,困扰我军的,并不是兵力,而是此地的气候,士兵刚至西南,便有五成人马无法适应,三成士卒死于瘴气,而出宁州再往西有一大片密林,一眼望不到尽头,林中瘴气更盛…恐怕我们的人还没到南都,便会丧命于林中。”

这一路上,李康带着人马南下,便有林万晟所说的事情发生,尤其是经过茂密的丛林时,“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看来所言非虚。”

“同样都是人,难道这些南蛮还会与我们汉人不同些?”有将领道。

由于没有来过西南,李康对于瘴气之事所知甚少,他便将目光挪向了萧怀玉,“依萧将军看呢,我军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入南中。”

“大王,他一个粗鄙的乡野之人,怕是连南方的瘴气都不知道是什么,如何能听他的行军。”林万晟跳出来阻拦道。

李康却不顾,并执意要求萧怀玉献策,萧怀玉向李康拱手,走到沙盘前,“南方的瘴气我的确是不知道。”

上一世,萧怀玉平定齐国后便调兵至西南,那时正直隆冬,军中的疫病极少,加上在齐国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