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是已经调查清楚,是巴陵侯府的栽赃。”曹寅甩袖道,“子虚乌有之事,有人眼红年轻的将领,便是阻碍楚国的发展,纵观这几次对外战争,虎贲中郎将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都在振武将军之上,不能因为年轻,就将他否决。”
以萧怀玉所立的功勋,虽比不上巴陵侯萧世隆,但却与其子旗鼓相当。
“曹太尉无非是想说振武将军没有领兵的经验,可是虎贲中郎将在这几次战争中,也非主将,甚至连副将都不是。”范离继续说道。
“范相也说了虎贲中郎将没有作为主将,甚至连副将都不是,可为何他所立的功,却在主将之上?”曹寅反驳道,“这难道不够说明他的能力,远在这些将领之上吗。”
“是,虎贲中郎将的确有能耐,才刚刚上任没多久,竟能煽动虎贲营包围官府。”范离与曹寅争执了起来。
而皇帝还在想萧世隆的死因,见两位老臣再度发生争执,他挑眉道:“好了,这件事,瞒是瞒不住的,提前召诸卿来便是商讨对策,明日朝议,也好有应对,巴陵侯之死,乃国之不幸,其丧事,就由朝廷来办吧,莫要让功臣寒心。”
“陛下不追查巴陵侯的死因吗?”太尉曹寅问道,“臣总觉得…”
“此事,朕会派人前往北境调查。”皇帝打断道,“夜深了,几位卿今夜就宿于宫中吧。”
※ ※ ※ ※ ※ ※ ※ ※ -
翌日
楚京
巴陵侯萧世隆的死讯很快就传回了京都,一代枭雄就此落幕,一时间引起了全城百姓的议论。
寻常百姓的饭后谈论,只有唏嘘,而军中武将听闻,大多都痛惜不已,至于朝中大臣,有一部分文臣则是幸灾乐祸,并期盼着巴陵侯府的覆灭。
然而清晨的朝议上,竟有一半的臣子支持振武将军萧承越替父出征,其中大多为武将。
这是巴陵侯府在朝的根基,即便巴陵侯死了,他的影响也足够福荫子孙。
在皇帝得到巴陵侯薨逝消息的第二天清晨,朝议刚刚散去,一队人马就飞奔进入了京城,并朝宫城的方向疾驰。
“陛下。”宦官匆匆踏入殿内,“振武将军萧承越求见。”
此时的皇帝,正在思索由何人替代巴陵侯挂帅出征,在群臣的议论中,三公最终推举由巴陵侯的长子与虎贲中郎将共同率一万人马,从西北边境北上与燕国共同夹击柔然。
“萧承越?他的动作倒是极快。”皇帝捋了捋胡须,“今日朝议,有一半的王公大臣都在举荐巴陵侯的嫡长子挂帅出征。”
“巴陵侯毕竟是名将,虎父无犬子。”贾舟弓腰回道,“这次振武将军回来,应也是为其父之事,毕竟巴陵侯出事时,振武将军就在北境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