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眼下朝中有几大边将,各自负责镇守一方,皇帝好不容易才维持的平衡,必然不想就此打破。
而这几个边将中,立功最多的是柱国大将军陈文泰,也是皇帝最为倚仗同时也是最忌惮的,因为陈文泰的背后还有一个皇子。
“对于这次西北的战事,你有什么看法?”皇帝停下筷子问道。
李宣放下了手中的碗,但没有当即回答,“阿爷问的是…”
“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但说无妨。”皇帝挥手道。
“儿子听闻此次获得厚赏的,除了带兵的大将军之外,还有一个小将。”李宣说道。
“是,一个不入流的军侯,也是从东境调往西北的。”皇帝点头道。
“东境…”李宣摸着光滑的下巴思索了片刻,“阿爷可是调了一队人马,而领队之人,是东境洪城那个功臣。”
“萧怀玉。”皇帝说道,“这个小将是萧怀玉的部下。”
“这就奇怪了。”李宣疑惑道,“麾下立了如此奇功,为何长官却没有任何功勋,以他在东境的骁勇与军功来看,西北之战,不该如此无声才对。”
李宣的话,瞬间引起了皇帝的疑心,然而赏赐他已经发下去了,君无戏言,皇帝不想打自己的脸,于是说道:“场上之势,瞬息万变,西北的军功上呈了两份,其中石骁也对此做出了解释。”
李宣猜到了皇帝的心思,疑心的种子既然已经埋下,他便不再过多的询问,“阿爷,菜快凉了。”
抛开国事,父子两谈起了家事,用过膳之后,皇帝开始关心起了李宣的终身大事。
“六郎,你也年岁不小了,是时候娶妻成家了。”皇帝看着李宣说道,“前几天也询问了你母亲,你母亲的意思是看朕。”
听到要成家,李宣抬起头,“阿爷,孩儿尚未及冠…”
“哎,古之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男子总要成家立业,提前举行冠礼又有何不可。”皇帝说道。
李宣从皇帝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当即起身跪伏,“阿爷,文王与成王乃是天子,为早日执掌国政才提前行冠礼,孩儿年纪尚小…”
“已经不小了。”皇帝打断了李宣的话,因为这件事是他心中一早就定下的,“巴陵侯萧世隆的幼女与你年岁相仿,待字闺中,朕曾经与巴陵侯提起过此事,所以这么多年,他的幼女一直未嫁,朕原本是想将你阿姊嫁入巴陵侯府,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