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 / 2)

陈文泰看着这些言语,眼里充满了震惊,甚至是有些不敢相信的,因为就连他也写不出这种奉承的话,更何况是在他眼里一直憨厚实诚的萧怀玉。

“萧校尉绝非是愚笨之人。”陈妤说道,“他或许有着我们并不知道的大智。”

“这些圆滑的话,他究竟是从哪儿学来的。”陈文泰道,“不过,倒也是大智,阿谀奉承,陛下的确爱听这些话,可他怎么会知道呢,这信…可靠吗?”他对这封血书的真伪十分怀疑。

“周伯是我告诉他的。”陈妤解释道,茶肆的事只有父女二人知道,“我想,这世间最了解于陛下的莫过于他的儿女与枕边之人了,兄长一向不受宠,只有平阳公主是自幼养在膝下的,萧校尉又与平阳公主走得近。”

“他难道投靠了平阳?”陈文泰道。

“他现在在郑珩麾下,若是投靠了平阳公主,郑珩又怎会诬陷他呢。”陈妤说道,“这应当是拉拢不成,所以才想出此法铲除,她到底还是心狠的。”

“眼下这封血书要送到陛下手中。”陈妤说道,“有了之前的人证,陛下一定会相信这封血书的。”

陈文泰想要将血书送入宫,却被女儿所阻拦,“此书不能通过父亲与兄长的手,否则相信就会变成质疑。”陈妤解释道。

“那该交由何人?”陈文泰问道。

“审理此案的廷尉。”陈妤回道,“最好是由廷尉设于西北边境的诸司层层上报,虽耗时久了一点,但却能无纰漏。”

“好。”陈文泰点头道,“此事不要告诉你兄长,他现在的处境很不好,这些事不能再掺和进来了。”

“女儿知道。”陈妤回道。

※ ※ ※ ※ ※ ※ ※ ※

西北

太康四年秋,自萧怀玉入狱后,其麾下不服郑珩的管束,便遭到了故意刁难与惩罚。

然而没过多久,萧怀玉就得到了廷尉的无罪释放,但诬陷她入狱的郑珩却没有受到处置。

由于是郑珩暗中上疏,皇帝也未公之于众,所以军中将士都不知道萧怀玉入狱的原因,但好在是有惊无险。

郑珩得知后,不但没有反思,反而恼羞成怒。

“陛下怎能将他放了呢?”郑珩在帐中十分生气道。

“将军,您派去京城送奏疏的人,至今还未回来,恐怕此事…”心腹武将在他身侧小声提醒道。

郑珩这才想起自己身边少了个人,“岂有此理。”

“大将军,楚京派人来了。”帐外有传信官提醒道。

气撒到一半,郑珩就急匆匆的出了帐,他双眼呆滞,“中贵人?”

入营的,是皇帝身侧的宦官,也是中侍中贾舟的义子。

宦官径直入了帐,又向郑珩使了眼色,郑珩屏退左右,二人单独会见。

“西北苦寒,不知中贵人有何要传达的?”郑珩试探的问道。

“奉陛下旨意,来传几句话。”宦官道。

“中贵人请言。”郑珩低下头。

“对待忠诚的部下与良将,希望郑卿能像朕对待汝一样。”宦官用着皇帝的语气转述道。

郑珩听后,心中一惊,当即吓得跪地叩首道:“皇恩浩荡,臣郑珩,遵旨。”

第108章 萧怀玉的隐忍

郑珩诬陷萧怀玉不成,还被皇帝敲打了一番,于是心中更加记恨,然而有了皇帝的撑腰后,他也不敢再于明面上对萧怀玉动手。

萧怀玉出狱后回到了西北军营,由于萧字营不受待见,所以被安排在了大营的最边上,所领到的军需,也是全营最差的,将士们每日都只能啃粗粮,见不到一点荤腥,任务也繁重,还时常要挨饿。

“校尉。”萧怀玉出狱,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