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诸位护送我等,是否耽搁操练了?”

伙长自信张扬地说:“不妨事,我们这两伍都是在之前演武试艺中得了甲等的,少一两场操练正好给其余人赶上来的机会。”

崔筠这次回去乘坐的是马车,马车的速度较快,才半日便将这八十余里长的古鸦路走完,顺利出了关。

看到不远处村庄的袅袅炊烟,伙长对崔筠道:“这里是邓州南阳县地界,我们不好让此地的镇兵看到,就先回去了。”

“多谢诸位将士。”崔筠将粮草分出一些供他们喂饱自己的马,又提供了热水和一些干粮,以便他们在回去的路上充饥。

十名镇兵策马往回赶,虽然匆忙,但队形乱中有序。

崔筠见了,感慨张棹歌治军严明,竟能将向来散漫的县镇兵训练得如此有纪律。

她不知自己在别人那儿的风评也很不错。

镇兵们闲谈时对她赞不绝口:“这崔七娘子同那些世家女当真不一样。”

“是呀,别的世家女见了我们都避之唯恐不及或轻视怠慢我等,哪像崔七娘子这般和善周到。”

“我知道,崔七娘子这叫人美心善!”

伙长呲他:“你第一次见崔七娘子,她戴着幕篱,你咋知道她人美?”

那镇兵憨笑:“心地善良的人长得都美。”

……

崔筠回邓州要经过南阳县,为顾全礼节,她先到了大伯父崔元峰家登门拜访。

伯母韦燕娘与二堂兄崔铎、二堂嫂王翊皆提早回了祖宅准备祭祖事宜,崔元峰明日才休务,今日仍在衙门当值。

直到傍晚,崔筠才见到这位大伯父。

崔元峰年过半百,两鬓已经生出了一些白发。他戴着幞头,身穿常服,披着一件貂皮大氅,半垂着眼帘,神情不怒自威。

他问:“这一趟可还顺利?”

是否顺利,杜媪和林长风早已告知,他这不过是明知故问。

崔筠回答:“虽有些许波折,但还算顺利。”

崔元峰心底一声冷哼,这是迫不及待地告诉他,她一个人也能立起来,不再需要仰仗他呢!

他没再说什么,让崔筠早些去歇息,明日他们一起回邓州。

崔筠知道,今日不过是小小试探,明日回到祖宅见了崔家其他人,那才是真正的战场。

翌日,崔筠同崔元峰返回了邓州祖宅。

素日里冷冷清清的祖宅此时门庭若市,崔筠只进了第一道门,便能听见前堂传来的对话声。

崔元峰一进去就成了焦点,闲谈声停,所有人都起身相迎:“是阿耶/大哥/大伯父回来了呀!”

崔筠的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很快便确定了这次回来祭祖的都有哪些人。

崔温之这一脉共有三房,长房本有四子,但崔筠的父亲被过继给了三房,因此只剩三子。

崔元峰就是长房的长子。

喊他“阿耶”的自然是他的儿子。长子崔镇去襄州赴任会途径邓州,故而他昨日就拖家带口回来了。在崔元峰出现前,他是崔氏族人主要的攀谈对象。

至于次子崔铎,估计这会儿在忙准备祭品的事,没有在场。

崔元峰的二弟崔元翎是前山南东道节度使梁贼的从事,因梁贼起兵造反被前淮西节度使李贼所杀,他也被牵连、坐罪罢官,没多久就忧思成疾去世了。

崔元翎有两子一女,两子皆因他被剥夺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身为白丁的他们今日也都到场了。

崔元峰的三弟则是邓州医博士崔元陟。他是崔家的异类,因为他不好功名只沉醉医道,其师从孟余堂开山鼻祖孟诜的孙子。

说起来,汝州的孟甲岁跟他也算沾亲带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