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了许多。
不久,昔日曾阻挠崔筠烧炭的乡民登门求助。
“诸位乡亲因何事登门?”
乡民尴尬又心虚,讪讪地说:“过去是我们糊涂,被人怂恿迷惑才与崔七娘为难,我们已经知道错了,还望崔七娘能原谅我们。”
崔筠淡淡地说:“我知道你们也是身不由己,所以过往的事就不予追究了。今日你们登门所为何事?”
面对心胸如此宽广的崔筠,乡民羞得无地自容,七嘴八舌地将他们所求助之事道来。
原来,他们想找崔筠帮忙将谷物、绢折换成铜钱。
租庸调时期,百姓交谷物和绢即可。
两税法实施后,朝廷不要谷粮绢布,只要钱。
乡民一年的收入来源除了谷物,就只有家中女眷织的布匹。绢布是朝廷所承认的市易货币,平日买东西都能用绢布来支付,因此百姓家中极少积攒铜钱。
为了凑齐税钱,他们只能将谷物和绢拿去跟富户折换。
这昭平乡最大的富户就是孟家这也是乡里人会受孟家驱策来给崔筠找麻烦的缘故之一。
可是这次,他们没能按孟家的意思阻拦崔筠夺回那两顷山林,孟家便迁怒他们,不再跟他们折换钱粮。
哪怕愿意折换,也将价格压得极低去年一匹绢两千钱,今年只愿给一千六百钱,整整少了四百钱,这让乡民如何能接受?
而且临近秋税的最后缴纳期限,到处都在闹钱荒,他们实在是找不到愿意不压低绢价的富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