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筠的“势”无非是舅家、父亲的故交以及张棹歌背后?的曹王。窦家在汴州,窦婴也?在长?安,对汝州的影响有限,崔父那些故交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下来。
所以,只有张棹歌背后?的势力仍在,就不会有人能动崔筠。
但曹王可不是崔家能铲除了,因此崔铎就算想铲除张棹歌的势力,也?只会从“让张棹歌的靠山不再是她的靠山”方?面下手。
崔元峰的长?子崔镇在襄州谷城当?官,而韦家和王家的根基俱在襄州,他们有的是机会制造机会在曹王面前说张棹歌的坏话,从而令曹王厌弃张棹歌。
曹王不再为张棹歌撑腰,李惠登必然不会再用张棹歌,就算杜秉骞是他手下的大将,手也?伸不到邓州和汝州这边来。
汝州的武将无需再看在曹王的脸面上给予张棹歌关照,崔筠可不就成为无权无势的普通富户了么!
“他们想动大郎?妄想。”崔筠面色一寒,让宿雨凑到耳边交代了些事?。
半个月前,襄州城,使院。
曹王及几个县官站在一架曲辕犁前指指点点。
“这就是能节省人力的曲辕犁?”曹王问。
谷城县令恭敬地回答:“正是,下官已命人试用,果然一个人就能操控,而且地翻得比以前深、快,大大地提高了耕地的效率。”
曹王高兴地说:“嗯,不错,你们余下几县也?都学一学,尽快让百姓都用上这么好的耕犁。”
他又转头看谷城县令,“这是一大功绩。”
谷城县令一喜,但稳住了心神,说:“下官不敢贪功,这是新任主簿的功劳。”
谷城县新任主簿正是崔镇。
县令在曹王面前提了崔镇一嘴,让崔镇也?入了曹王的眼。
陆判官神色古怪地问:“这是崔主簿想出来的吗?”
谷城县令眼睛滴溜一转,说:“这……下官不知。下官只知,改进此耕犁的人必定?是抱着造福苍生的信念,因此不管是谁改良了这耕犁,对朝廷和百姓有益就足够了。”
曹王点点头,显然也?不在意那只“下蛋的母鸡”。
待人散去,陆判官才对曹王说:“使君,下官听?闻隋州半年前开始用这曲辕犁了。”
曹王一顿,似乎想明白了陆判官这是在上眼药,免得谷城县令和崔镇把功劳揽他们的身上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过谷城县令已经否认了这曲辕犁是崔镇想出来的,并没有因冒领功劳而败坏曹王的好感。
但这番折腾下来,曹王已经不在意是谁最?先改良曲辕犁的了,他说:“既然隋州也?用上了,那就在山南道?各州县推广开来吧!”
陆判官不想彻底得罪谷城县令他们,因此没再置喙。
数日后?,崔镇到州府办事?遇到了曹王。
二人交谈之时,崔镇主动说明曲辕犁是他的“妹婿”张棹歌最?先改良的。
曹王对张棹歌的印象深刻,因为他每到冬天就组织底下的将士畋猎及进山特训,那些牙兵的山地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要知道?山南道?与淮西隔着的就是各种山岭,之前淮西以这些山岭为势设栅,朝廷正是在这些地方?吃了亏,才没能一举收复淮西之地。
待他手下的牙兵山地作战能力提高,收复淮西指日可待。
崔镇再度提及张棹歌,曹王就想将人召回军中了。
但崔镇的目的在此吗?
他怎么可能会让张棹歌继续得到曹王的青睐!
于是他明褒暗贬地说张棹歌真?不愧是军将出身的,保密意识就是强,她改良了曲辕犁后?,要求底下的人保密,严禁曲辕犁外传,连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