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棹歌早就?注意到她过来了,见她没?有?开口,便也装没?发现?。

“做书。”张棹歌说。

现?在的书籍装帧方法几乎都是卷轴装,不管是书写还是阅读都非常不方便,还有?一种流行于抄写佛经的经折装,也是将长长的纸折叠。

张棹歌常在电视上看皇帝批阅奏折,就?是采用的经折装装帧方式。

至于后世的线装书,张棹歌穿越至今一本都没?看过,所以?她打算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弄线装书。

“……将纸裁成这么小张,写错字要废弃纸张时,才不会造成更大的浪费……而且线装书翻阅起来很方便,看到哪里就?塞一枚书签,无需从头看起……”

崔筠恍然大悟,发现?这线装的书籍果然优点多多。

就?是张棹歌这手字……还是有?些惨不忍睹。

情动

张棹歌对自己的毛笔书法还是有点数的, 她说:“我只?是起?个?稿,等我编纂成册,还得靠七娘你帮我抄一份留存。”

“写的什么见闻?”崔筠饶有兴致地问。

张棹歌把这本《汝州见闻录》给她看。

崔筠发现张棹歌写的是小故事, 有“王生”遭遇赌博诈骗的遭遇,也有汝州那群富家子弟深陷泥潭狼狈为奸的经历,这其中不乏那些市井小民的生活剪影,读起?来比那些传奇文集更通俗易懂。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没什么文学性, 都是大白话, 编成杂戏“说话”(类似说书),老百姓或许会?喜欢听, 但文人是肯定瞧不?上的。

张棹歌写这个?的目的不?在于混进?文人阶层,她就是要向?老百姓宣传, 培养他们的反诈意识。

张棹歌放下这沓纸,将她圈进?怀中, 问:“你那边的事忙完了?”

“堆积了半个?月,岂是这半天?就能处理完的?得慢慢来。”

“嗯, 注意劳逸结合。”

崔筠想起?她过来的目的,说:“有件事我思来想去?,觉得只?有找你说最合适。”

“什么事?”

“我看青溪和夕岚成婚已?有六载, 只?是这夫妻感情真是淡薄,我将夕岚安排去?汝州, 她十分积极, 青溪对此也毫无眷恋……从前我总想着长时间让他们分离是不?是不?太好, 哪知就算让他们朝夕相处,他们这关系也古怪别扭得很。”

崔筠成婚前没有多少经验, 但也看过别的夫妻相处,总觉得青溪和夕岚不?像夫妻,更像是一起?共事的同事。

如今身?边有了张棹歌,也初尝情滋味,更能察觉出他们二人连相敬如宾都不?算。

她不?禁怀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倘若你未曾知晓我的身?世,又被迫与我成了婚,你还会?同我如此亲近腻歪么?”

张棹歌一语中的。

连人身?自由权都没有的奴婢,谈何婚姻自主权?他们的婚事都由主人掌控。

朝廷还规定良贱不?得通婚,奴婢属于贱籍,和良民通婚要杖责一百,只?能杂户内部?消化。

尽管如此,也不?是每个?奴婢都有机会?被配婚,那些没有能力?也得不?到赏识的奴婢只?能孤寡一生。

因此,站在上位者的立场,崔筠从前理所当然?地认为青溪和夕岚会?珍惜这段婚姻。

崔筠瞥了张棹歌一眼,说:“可能不?会?如此亲密,但相敬如宾还是能做到的。”

张棹歌有些郁闷,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很符合崔筠的行事作风。

在这时代,像她这样追求自由恋爱的才是异类。

张棹歌把话题转回到青溪与夕岚的身?上,说:“你要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