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造纸成本约三文钱一张,加工为?熟纸的成本得增至四?五文钱。

崔筠直接卖纸,可按纸张质量定?价十至十五文。

她在汴州没有铺子,租铺子的支出每月约两千钱,还要额外缴纳十税一的关课商税,将纸运送到汴州也还得一笔开支。

把纸价定?在十五文以下,必然会?亏本,哪怕定?价十五文,也只能从中获取很微薄的利润。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直接将纸卖给李氏就不一样了。

她以十文一张纸的价格卖给李氏,也仍有一半利润。

而李氏名下的铺子本就在两税的缴纳范围之内,不用再额外缴纳关课商税。她每个月只需花费一笔运纸的费用,余下收益就是纯利润了。

当然,朝廷是严禁官员及大功以上亲属经商的,但?这些禁令也不

弋?

过是一纸空文,在天?子脚下的长安权贵们广置商铺、开邸店客舍、磨坊,朝廷尚且管不住,更别提汴州这些由节度使管控的地方官了。

更何况,李氏可以以旁人的名义?做这笔买卖,而窦家?在汴州人脉广,深知哪些地方对纸的需求量多,即便不通过纸铺,李氏也能卖纸。

正因如此,窦良才没有拒绝李氏的提议。

至于崔筠为?什么要让张棹歌出面谈条件。

一言以蔽之张棹歌克李氏,能争取最大的利益。

翌日,李氏催促崔筠早些做决定?。

崔筠有些为?难地看了看张棹歌。

张棹歌立马接戏:“这个家?是七娘做主的,但?造纸的事归我管。”

李氏觉得换个人来?谈也一样。

孰料张棹歌丝毫不顾及亲戚情面,一口咬定?一张纸十二文,生纸可以便宜点只收十文。十刀起卖,看在两家?是亲戚的份上可以打九折。

第?一轮谈判没谈妥,双方吃饭去了。

李氏恼窦大郎没有帮忙压价。

窦大郎苦笑:“这怎么好压,妹婿救过小?小?,我们还欠着?这份恩情没还呢!”

李氏动了动嘴唇,到底没说出什么薄情寡义?的话来?。

第?二轮谈判,崔筠开始“帮”舅家?说话,张棹歌终于有所松动,说:“既然七娘这么说,那打了九折后,每一刀再便宜八十文。”

李氏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浑然不知崔筠一开始准备给她的价格便是这个数。

窦大郎没有经商,更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见崔筠的心里还是向着?自家?人的,非常高兴。

李氏询问过造纸作坊的纸张存量后,一下子就订了三十刀。要不是他们这次过来?只带了三万钱,他们还会?买更多。

三千张纸可抄书一百多卷,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不过纸张不像生鲜,即便存放个几年也没有问题,不用担心会?砸在手里。

关于虫蛀的问题,张棹歌也有售后保证。她采用的造纸工艺,以及加工为?熟纸的工序很大程度上可以防蛀。如果?真的出现?虫蛀的情况,也可以将纸送回来?,包换。

把窦大郎和李氏送走后,崔筠脸上的神情松快了些。

有了这三万钱,她就可以开始在汝州买铺子开纸铺了。

且她发现?驿道递铺附近的草市越发热闹,不少豪强、商贾在那儿买了地来?建邸店和草棚,她也想在那里建一些邸店铺子。

崔筠一边思索着?事一边往书房走,等她发现?身后跟着?张棹歌时,有些困惑:“?”

张棹歌努努嘴:“我如此卖力演出,还颇费了一番唇舌,说得口干舌燥,七娘不打算弥补一下我?”

崔筠说:“卖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