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谁,原来是我家的妾!可着满上京打听,主家办事,哪里有妾说话的余地,你且退到一边去,等你们小娘子回来,咱们再商谈。”
兰小娘被回了个倒噎气,一旁的惠小娘立时接了口,“大娘子这话不对,各人有各人的门头,我们纵是妾,也不是你家的妾,没有嫂子来管小叔子房里人的道理。再者我们都是放了良的,又比谁低半头?小娘子尚且敬重我们,访客倒瞧不起我们,这又是哪家的道理?”
她们这里起了争执,吵吵嚷嚷阴阳怪气,琴妆轻蔑地扫了那两人一眼,“妾就是妾,端茶送水的东西,本就上不得台面。叔父姓易,虽分了家也是祖母的儿子,祖母跟前正经大娘子都不敢高声回话,这里的人竟不明白这个道理。果真是叔父和婶婶不在了,下人也缺管教,看来是要人好好调理调理,立下规矩才行了。”
作者有话说:
①宗从事:十二先生中的茶帚,用来清扫茶碾、茶磨中剩余的茶渣。
第25章
罗氏和齐氏对琴妆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早就看这丫头口齿伶俐,紧要关头几句话,果然有理有据压下了那两个小妇的气焰。
但高兴,似乎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明妆也许还会留易家人几分脸面, 那两个小妇却不会。她们的宗旨很明确,不要外人住进这园子, 就是不方便, 不合适。
琴妆摆谱的几句话, 引来了兰小娘不遮不掩的嘲讽, “原来我家郎主还是易家人,我以为易家老宅的祠堂没了空位,放不下我们郎主和大娘子的灵位了呢。要说缺管教,我们是妾室下人,不懂规矩自有家主调理, 小娘子金尊玉贵, 原该自矜身份, 怎么和我们拌起嘴来。叔父的妾室, 几时也轮不着侄女来管教,认真说我们小娘子还敬我们是长辈, 你又是哪个门头里教养出来的明白人,倒来挑我们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