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3)

显然仪王是不怕把事闹大的,他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了坠楼宫人的出处。能进御前侍奉的小殿直都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儿,死了一个有品级的女官,这件事可大可小。

然而李宣凛的表态很明确,他只是跟来善后,并不打算插手禁中的事。仪王轻轻挑了下唇角,转头吩咐身边的诸班直,“让内衙先审,等审出结果来,再报我知晓。”

尸首被抬走了,剩下就是收拾残局,两个杂役举着铁锹过来,从一旁掘起沙土洒在血迹上,香糕砖的地面吃透了血,无论怎么掩盖,都像个恐怖的溃疡。

翼国公对今日的变故无可奈何,原本是想与佳人好好赏花灯的,结果竟遇上了这样的事,遂对明妆道:“事发突然,没吓着小娘子吧?今日是我不好,若是不邀你赏灯,也不会撞上这种意外。”

明妆虚应了句:“公爷本来是一片好意,不必自责。”

嘴上说着,视线却移向了那个背影,忍不住,忽然唤了声“李判”。

那身影一怔,迟迟转过来,彩灯映照出他的五官,似乎与明妆记忆里的不大一样了。

她一直记得他以前的样子,少年从军,眉眼清嘉,所以她同阿娘说,说他不像武将像读书人。然而阔别三年,这三年间陕州应当发生了很多事吧,那深浓的眼眸里没有了当初的彷徨,她看得见灼热燃烧的烈火,和无坚不摧的傲性。

一样又不一样,她开始有些后悔刚才那一声唤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如果没有认错,那这称呼显然也不合时宜了,人家如今是国公,比爹爹的爵位还高上一等,怎么还拿他当多年前的小小判官呢。

本以为位高权重,今非昔比,自己的唐突会引人不快,却没想到他振袖在她面前站定,郑重其事地两手加额,深深向她长揖了下去。

围观的众人都有些懵,从没见过哪个紫袍的大员,向一个十几岁的姑娘行此大礼的,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明妆也觉得很尴尬,怪自己刚才脱口而出的一声,让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见礼。如今的自己不比爹爹在时,已经承受不起这样的礼遇了。

然而他似乎并不在乎,如常谦卑恭敬,垂着眼道:“小娘子差人送来的赠礼我收到了,愧不敢当。节下太忙,有好些事要处理,一直抽不出空来,本想年后再去府上拜访的,不曾想今日在这里遇上了。事出突然,让小娘子受惊了,今日请小娘子先回,明日我一定亲自登门,向小娘子告罪。”

第14章

明妆心下的疑虑打消了,看样子他的性情好像没变,也如每年送来的信件那样,是个长情念旧的人。

“好。”她含着笑,会心点头,“那我等你。”

一旁的翼国公没想到,时隔三年,已然高升的副将还能这样恭敬对待旧主的女儿,倒让他对李宣凛刮目相看了。

本想同新任的庆国公打声招呼,结果被仪王截住了话头,“五弟今日没陪爹爹赏灯,原来是佳人有约啊。”

翼国公的心思很单纯,二哥这样调侃,他也只是赧然稍作了解释,“上回在梅园结识了易娘子,恰好今年除夕灯会办得隆重,就邀小娘子一同出来赏灯了。爹爹有大哥和二哥作陪,我在那里也多余,站得那么高,连人间烟火都看不真切。”

就是这样散淡的天性,在诸皇子中得了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名号。

仪王倒也没将这位兄弟看在眼里,只是颇有深意地望了望明妆,笑道:“那日之后,我还曾盼着小娘子来我府上做客呢,没想到等了半个月,也未等来小娘子,想是小娘子眼界高,瞧不上我这个朋友。”

他的话别具深意,只有明妆知道。今日亲眼得见弥光在圣前的荣宠,也不得不让她重新考虑,是否应当继续结交这位仪王,遂道:“王爷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