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再说什么,让崔筠早些去歇息,明日他们一起回邓州。

崔筠知道,今日不过是小小试探,明日回到祖宅见了崔家其他人,那才是真正的战场。

翌日,崔筠同崔元峰返回了邓州祖宅。

素日里冷冷清清的祖宅此时门庭若市,崔筠只进了第一道门,便能听见前堂传来的对话声。

崔元峰一进去就成了焦点,闲谈声停,所有人都起身相迎:“是阿耶/大哥/大伯父回来了呀!”

崔筠的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很快便确定了这次回来祭祖的都有哪些人。

崔温之这一脉共有三房,长房本有四子,但崔筠的父亲被过继给了三房,因此只剩三子。

崔元峰就是长房的长子。

喊他“阿耶”的自然是他的儿子。长子崔镇去襄州赴任会途径邓州,故而他昨日就拖家带口回来了。在崔元峰出现前,他是崔氏族人主要的攀谈对象。

至于次子崔铎,估计这会儿在忙准备祭品的事,没有在场。

崔元峰的二弟崔元翎是前山南东道节度使梁贼的从事,因梁贼起兵造反被前淮西节度使李贼所杀,他也被牵连、坐罪罢官,没多久就忧思成疾去世了。

崔元翎有两子一女,两子皆因他被剥夺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身为白丁的他们今日也都到场了。

崔元峰的三弟则是邓州医博士崔元陟。他是崔家的异类,因为他不好功名只沉醉医道,其师从孟余堂开山鼻祖孟诜的孙子。

说起来,汝州的孟甲岁跟他也算沾亲带故了。

这会儿崔元陟不在,只有他两个年少的儿子过来凑热闹。

二房的家主是崔游,年至古稀,致仕前曾是长安万年县的县尉。

他有两子,长子崔元义,为华州主簿。次子崔元礼则在国子监任律学博士。

二人因路途遥远,皆没有回来,因此只有崔游带着几个孙子参加祭祖。

三房则是崔筠这一脉,因其祖父崔浩无所出,这才过继了她的父亲。

如今她父亲也逝去,这一房的子嗣就剩她了。

可她是女儿,注定上不得宗谱,所以族内一直都有人想再过继一人给她父亲,只是都被崔元峰给挡了回来。

此番祭祖,崔氏族人难得团聚,有人按捺不住越过了崔筠,直接跟崔元峰重提过继之事。

第18章 过继

开口的是崔元翎的长子崔锡。

受坐罪的崔元翎影响,他虽然饱读诗书却无法参加科举,这对年仅二十七岁的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为了寻找出路,他动起了让自己承祧三房的念头只要他成了崔元枢之嗣子,那他就可以重获参加科举的资格。

早在崔元枢的死讯传回邓州时,崔锡就有这样的心思了,然而当时他的亲父去世还不足三载,他若是贸然提出,必定会遭族人抨击。

后来除了孝,崔筠之母也死了,他表示可以为崔元枢和窦氏守孝,以此暗示崔元峰。

崔元峰听懂了,但说他是崔元翎的长子,古往今来没有哪个家族会将正妻所生的长子过继出去的先例。

这几乎断绝了崔锡过继的可能。

然而他不可以,他的弟弟崔钧却还有希望。

正好崔钧也在打一样的算盘,兄弟俩不谋而合,再度去找崔元峰却遭到了严厉的斥责:“只有长辈有资格商议承祧之事,你们这些小辈主动提议把自己过继出去,那是对亲生父母的不孝。”

兄弟俩的父亲都已经病故了,他们不主动提,哪里会有族中长辈愿意将他们过继给崔元枢?毕竟崔元枢留下的家业虽不算多,但那些田宅和仆役足够他们这一家培养出一个进士来了。

在跟崔元峰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