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之中,还夹杂着几分淡淡的骄傲。

一直没有说话的考馆长笑着开口:“童教授家世代经商,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啊,他也应该从商的。但是自从搬到桃延之后,他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对桃延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另一位同事跟着打趣道:“要是童教授当年从商,绝对也能取得不小的成就。”

“那桃延的损失可就大了。”

听到这里,又忍不住默默地补了一句。

这些年来桃延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完好地保留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遗迹,与文化的根脉。

这些通通离不开童海霖几十年来陆续发表的著作,与他在每个重大项目中的付出。

饭吃到一半,桌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络。

“我这几十年的确没怎么参与桃延的发展,可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见证者,”童霖的脸也微微发红,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世上要有人创造历史,更要有人见证和记录历史,我这辈子做的就是这件事了!”

华国博物馆的工作气氛向来不错。

平常聚餐的时候,年纪大的领导虽然也会啸酒,但从不劝酒。

像江玉珣这样年轻一辈工作人员,聚餐的时候更是只点饮料。

但是今天,江玉珈却头一回端起了酒杯。

一一千载过后,他终于向童海霖敬出了这杯迟到多时的烈酒。

新官上任三把火。

童海霖来到华国博物馆后,策划的第一个特展,就是桃延历史文化变革展。

经过几个月的布展,原本馆藏和仓库中的有关桃延的文物全被集中在了一起,时间跨度足有干年之久。

仲春时节,草木已萌出新芽。

空气中虽然还透着一丝寒意,但游客的参观热情却丝毫不减。

早晨八点多,华国博物馆还没有正式开门,馆外已大排长龙。

游客们一边排队,一边凑在一起讨论:

“今天第一天开展,据说是有惊喜来着!”

“我也听说了,华博换了新馆长,说是在特展中准备了很多彩蛋,希望游客能够沉浸式游览。”

“怎么沉浸式?”

“这我就不知道了。”

傍晚,华国博物馆休息厅。

今天是特展开始第一天,游客们参观热情非常高,江玉珣离开展厅的时间也比往常院了许多。

应长川到华国博物馆时,休息室早已变得空空荡荡,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已经回到了家中。

而就在这个时候,更衣室那边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应长川下意识拿头,紧接着便看到一一

一抹普蓝色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前方。

春风自窗缝溥入屋内,挑起一缕长发。

像一缕青烟,缠绕在江玉珣的身边。

他身上穿着的是周式礼服!

此时,休息室内只剩下江玉珣和应长川两个人。

“阿珣。”应长川轻轻地唤了他一声,余音一道遍徘徊在屋内,怎么也不肯散去。

怦怦怦一一

江玉珣的心脏,随之轻颤了起来。

他有些别扭地将视线转到一边:“这是馆长的想法,特展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穿上当时的服装,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江玉珣的话音刚落,那道熟悉的身影已缓步上前,出现在了他身边。

应长川缓缓捻起一缕长发,忽然笑着轻声说:“小江大人以为,孤可还是暴君?”

江玉珣:!!!

远处的仿古烛台发出一阵柔和的亮光。

恍惚间,他们似乎穿过千年的时光,再一次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