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了棉花的锦衣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头顶的玉冠也一眼就能看出不是俗物。
不远处的小舟上,有百姓好奇地划着船靠近。
见他们偷偷观察自己,江玉珣非但不恼反而借此机会与他们聊起了天来。
“阿婶,你们船上装的是什么?”
见江玉珣与自己搭话,对面船上的妇人不由吃了一惊,她愣了一下才有些紧张地开口回答道:“回公子的话,民妇船上装着的是菠菜。正打算今日运到昭都去摆摊售卖。”
这些年来江玉珣常住仙游宫中,回昭都的时间并不多。
但是在他的印象中,往年这个时候昭都附近似乎没有这么多百姓前去摆摊卖菜。
江玉珣缓缓坐在了船边:“往年不去吗?”
他的语气格外轻松,并无一点昭都贵公子身上的凌人盛气。
“往年啊……”见江玉珣语气不错,那妇人也不再局促不安,她干脆也坐在船边隔着几丈远的距离和江玉珣聊了起来,“这船行不但比牛车快很多,最重要的是压根不必用牲畜拖拽。不是我们往年不想去昭都,实在是驾着牛车去一趟,来回着路的花费都能赶上赚的了,实在是划不来呀!”
水运向来都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
之前百姓不是没有想过划船去昭都,但是没有截弯取直之前的怡河河道漫长、曲折,不但不好行船且去一趟昭都路上花费的时间也实在太长。
听到这里江玉珣忍不住轻轻地点了点头。
当初选择截弯取直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其实是方便泄洪和运送士兵。
阴差阳错的是,这条河道竟从贯通的第一天起,便给了百姓意想不到的方便。
划船的少年似乎是妇人儿子。
见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他也凑近过来并好奇地问:“公子可要买些蔬菜带回家中?”
“你这孩子!”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身说,“公子一看就是来坐船游览河道风光的,在这里买什么菜啊!”
不料江玉珣却眼前一亮道:“没事,我正好给家中买上一点,听说过清晨的蔬菜正是鲜甜的时候。”
见江玉珣这么说了,妇人也回到船舱里去给他打包:“当然了!这是我今日天还没亮的时候从地里摘的,上面还带着土呢。”
少年则在此时缓缓划船向江玉珣靠近过来。
妇人的动作格外利落,三两下便打包好蔬菜并抬手递给了江玉珣。
冬季的怡河水流并不湍急,但安全起见两条船之间还是保持了一尺左右的距离。
见妇人给自己递菜,方才坐在船边的江玉珣立刻起身。
就在他扶着舱壁抬起手的那一刻,背后忽然传来一阵温热。
江玉珣下意识回头看到方才坐在另一边的应长川不知何时站在了自己的背后。
应长川的个子比江玉珣高不少,臂展也更长。
他抬臂便轻松将那包菜到了手中。
海棠废文日更群:㈠五㈨①⒋58㈨⒈㈤
同在此刻,两人身体也紧紧贴在了一起。
远远看去江玉珣就像是被应长川紧紧地抱在怀中似的。
着实是有些暧昧了。
或许是没有想到应长川会突然出现,对面船上的妇人忍不住愣了一下。
习惯了在羽阳宫内与应长川装君臣的江玉珣下意识解释道:“你们别误会……”
“哎!公子别担心!”此时妇人已经回过了神来,她摆手说,“我怎么也算是昭都人士,又不是没见过世面。”
江玉珣:“……”
也是,大周的民风可是要比后世开放很多的。
男风之气更是遍及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