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呼吸不由一滞。

江玉珣轻轻地眨了眨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春风突然大了起来,吹得马鬃随风舞动。

不知道是谁先抽动马鞭,战马终于嘶鸣一声拖着一驾驾马车向北方而去。

守在军帐外的玄印监与士兵,也纷纷向营区内退去。

随应长川一道来的将军在此刻上前行礼道:“陛下,请问是否现在前往校场?”

“不急。”应长川眯着眼睛向前看去。

江玉珣在士兵的带领下走向了最后一驾马车。

就在登车的那一瞬,他脚步竟又是一顿。

犹豫片刻,江玉珣还是忍不住微抬起手,朝应长川所在的方向轻轻挥舞了两下。

下一刻,他终于笑着撩起帘子踏入马车之中。

“走吧。”

“是,江大人”

春风吹得远处麦田轻摇。

红日照亮了一片碧天。

马车缓缓驶向折柔的方向,直到消失成为黑点,天子终于转身回到了军营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江玉珣:应长川还怪有礼貌的。

第53章

去往折柔的官道上满是被狂风吹来的砂砾。

装满丝帛、草药的马车行进速度本就缓慢,如今更是如蜗牛一般在地上挪动。

草原初夏才绿,如今窗外灰突突一片没有半点“风景”可言。

但江玉珣却始终盯着窗外,认真观察着周遭景物。

临近正午时,一行人终于到了折柔的地界。

和江玉珣同坐在一辆车上的汤一蒙,从上车起便一觉睡到了这个时候。

醒来见江玉珣还在盯着窗外看,他忍不住好奇道:“江大人,您这一路上都在看什么呢?”

说完便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江玉珣回头朝他笑了一下说:“我想看看这一路上环境究竟如何。”

汤一蒙敛神向窗外看去,同时回忆道:“路上的风景我还真没太注意过,只记得王庭四周尽是草滩地、草甸,非常方便养马、放牧。”

折柔王庭与大周边城之间隔着一片狭长的沙地。

过了这片沙地便是一望无际的伊延草原,折柔王庭就坐落于此。

风沙过后天空碧蓝如洗,从江玉珣等人所处的位置一眼就可以望到矗立在远天尽头的王庭,与它背后那座矮山。

江玉珣点头补充道:“王庭正北方还有一片山林,折柔人制作弓箭和搭建帐篷用的木材,大部分都是从那里来的。”

除此之外,后世考古还从王庭遗址附近发现了一座铁矿。

这座城市的诞生十有八九与它们相关。

远离沙地以后脚下的路明显好走了许多。

说话间马车便到了王庭以外。

之前来过这里的汤一蒙当即压低声音:“夷人多尚东,与我大周坐北朝南不同,折柔王庭坐西朝东布局。牲畜和马匹则圈养在王城的最外圈。”

讲到这里,他语气不由变得严肃了起来:“据说折柔王庭城墙极其坚固,甚至可以在墙上磨刀……”

大周与折柔虽然暂处于友好状态,但是双方均在暗地里将对方视作敌国。

“敌国使臣”自然不能在王庭中闲逛,汤一蒙说的这些,都是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连仪公主告诉他的。

说话间,白色的夯土城墙便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汤一蒙不知道这墙是怎么筑的,但是现代人早在遗址发掘中找到了答案。

眼前的城墙由粘土、砂和石灰制成,中间还加了秸秆等物,是存世最早的“三合土”建筑。

江玉珣忍不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