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3)

盛廷琛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观台,低沉地长出了口气……

皇帝今儿来的稍晚些,亦如往年,他只带了皇后及贵妃娘娘,还有自己的一众皇子。说是一众,除了尚在襁褓中和牙牙学语者,能下场子的也不过就三个而已,太子萧元敬,二皇子萧元泰,和三皇子萧元谨。

众臣子拜过皇帝,便随陛下共祭天地诸神。事毕,皇帝宣旨,狩猎正式开始了。

早些年的秋猎,皇帝还会参与其中。他骑射一等,常带着皇子们走马猎鹰,豪放任狭。可自打前年御驾亲征回京后,他身子骨便每况愈下。对此,他常道:“年岁大了,机会便留给那些年轻人吧。”

这话听在那些善揣度圣意的人耳里,那就是皇帝是想在各种场地和环境下检验自己的继承人,也就是说,太子之位,许没那么想象中的那么稳啊!

太子萧元敬是皇长子,与三皇子萧元谨皆是陈妃所出,可二人同母却不同命。

陈妃乃皇帝萧德瑜原配,身份不高,在争夺皇位之时,为了能稳其势,萧德瑜又娶了宣国公的女儿梁氏。称帝后,梁氏顺利成章成为了皇后,而陈氏封妃。虽位居其下,不过陈妃可谓是三千宠爱于一身,独冠后宫。

萧德瑜宠爱陈妃,一来是因貌美,二来是因她怀瑾握瑜,品德其高,让儒生都自惭形秽。不仅如此,她与萧德瑜心意相通,总能洞察他的心思,用婉转的语言开导他,规劝他,用萧德瑜的话来说,她就是一面水做的镜子,温柔鉴人,洗涤心魂。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继位之初,萧德瑜仁政得心,很大的功劳都因有她。所以,她们的长子萧元敬三岁便封太子,极受宠爱。

萧元敬十一岁那年,陈妃再次有孕,皇帝大喜,怎奈天妒红颜,生产时她折腾了两天两夜,终了还是难产而亡。其间,萧德瑜甚至不惜失子,一再要求保住爱妃。可哪个母亲不疼孩子,陈妃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孩子生下来了,这便是当今的三皇子萧元谨。

三皇子一出生便背上了“寤生害母”的名声,皇帝觉得是他夺了自己爱妃的命,把太子交给无子的皇后抚养后,把才刚满月的三皇子送到了行宫,由嬷嬷抚养长大。所以三皇子的地位,可见一斑。

陈妃去后,萧德瑜陷入悲痛,久不能自拔,亏了原来跟随在陈妃身边的柳才人安抚,才让他走出阴霾。柳才人跟随陈妃多年,不但了解她的脾气和皇帝的喜好,更要紧的是,她生而妩媚,懂得如何利用女人的优势讨男人欢心,皇帝渐渐迷上这个同样懂自己但更有情趣的女人,于是很快她便升为了贵妃,荣宠不减当年的陈妃,而她的儿子二皇子萧元泰,也颇受皇帝宠爱,十六岁那年便被封为颍王。

所以,这便是大伙为何会揣度继承人的原因……

三位皇子下了场子,一众青年俊杰拜礼,迎了上来,叶羡也在其中,不过他迎的不是受人追捧的太子和颍王,而是被冷淡的三皇子萧元谨。

太子自小便和亲弟分离,几乎无甚感情可谈,但他继承了母亲宽仁,个性温和且率真任情,看到弟弟身边的叶羡,主动道:“是叶表弟吧,好久不见了,表。何时入的京,怎也没通报一声。都是亲人,该多走动才是。”

“人家不是不常走动,只是不与你我走动而已。”颍王开口道,说着,瞥了一眼萧元谨。

叶羡淡笑,揖礼道:“颍王勿怪,都是昶之的表兄,不敢怠慢。只是三皇子曾在江南留居,故而昶之与三皇子更熟络些,且三皇子喜欢书画,昶之亦是,这话便多了些。”

“对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人找什么人吗!”颍王讥笑道。

颍王天资聪颖,有治世之才,只是傲慢跋扈,在他眼中,萧元谨就是个庸碌之辈,从未把他放在眼中。可好歹人家也是个皇子,如此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