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

他出生到现在,李耀观察着王姨娘、李珊。亲姐姐李珊对他没有一分真心,更多的是嫉妒。嫉妒王姨娘对他好,嫉妒李铭对他好。李耀对李珊真的越来越心冷。这就是前世自己一直想念的亲姐姐。

再说他亲娘王姨娘对他虽好但这好也掺杂着利益。对比前世梅姨娘对自己纯粹的疼爱。这份掺杂了利益的爱,就让人觉得如鸡肋。

李耀现在心冷,更懊悔,懊悔自己当初为何那么蠢,帮李珊害李夏。他真是活该。耳边听着两人的作死计划,李耀越听越难受。他不能让王姨娘这样做,如果真这么做了,王姨娘离死也就不远了。前世后面李耀有打听过,王姨娘的死就是因为把手伸进厨房,闹出了事死的。

今生李耀不能让王姨娘插手厨房的事。王姨娘目前最在乎的就是李耀。想到这里李耀有了方法,大声哭起来,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为了让王姨娘没有时间去做坏事,李耀先是大哭,接着拒绝吃奶。李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去。儿子是王姨娘后半辈子的依靠,没了他想要在李家过地好是不可能的。

卢氏也没难为王姨娘,知道李耀病了。命人去请了大夫来看诊。大夫看后心里暗称奇怪这不到一周岁的孩子,怎么会思虑过重呢。不过这点他也不好和主人家讲。给开了点安神的补药给孩子用。

李耀是王姨娘后半辈子的希望,李耀生病,王姨娘自然没有心思再管李珊厨房的事情。虽然和李珊说了许多,但李珊毕竟还小,翻不出什么花浪来。

李耀这一病一直过完年,开春后才好些。而等到能腾出手来的王姨娘,再想做啥时已经晚了。李耀也算间接篡改事件走向。改变了王姨娘的命运。

因着王姨娘的不作妖,让卢氏省心不少。看在李铭的面上,临近年关的聚会,卢氏去时除了带李歆、李夏,也将李珊带着出门见客。让外人知道李府还有一位三姑娘。

李歆是嫡女,父亲又是知州。想跟她结交的多。很快就交了几位不错的姑娘。李珊凭借着自己的巧嘴也结交了几位,日常往来好不热闹。只有李夏一个没有结交到,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李夏出门就装鹌鹑,特老实不爱说话。二就是李夏出众的容貌,嫡女看不上,庶女不愿意被其容貌艳压。与她往来的就少。

不过李夏这样老实本分却意外的得一些主母的喜欢。性子老实木讷,给家里庶子找这样的媳妇最好,不惹事,本本分分的。李夏每次出行回来都会给梅姨娘说自己在外的表现。

梅姨娘点头满意,对于自己教导李夏这样做觉得很好。她本来就不想女儿出什么风头。李夏是庶女,出多了风头对她而言不是好事。毕竟还有嫡母卢氏看着呢。

至于李珊和王姨娘的明里暗里嘲笑,梅姨娘当不存在。叮嘱李夏不要在意。如李珊这样在聚会的性格张扬外露,那些当家主母是不会喜欢的。一心只想出风头的庶女,忘了自个的身份。这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庶女可不讨主母们喜欢。

不用梅姨娘叮嘱,李夏也自动过滤李珊的话,当其不存在。李夏对这种小姑娘的伎俩完全不在意,反而很有兴致的看她傲娇。这样鲜活的面孔在前世可看不到。前世的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就面对着战争、死亡没有一刻是安宁的。这样肆意的活着挺好的。

李珊炫耀几次后见李夏不理会自己,有时看向自己的眼神还带着看戏的神情,气得小脸涨红,跺跺脚不再在李夏面前炫耀了。

腊月29,李铭忙完衙门内的事务落锁休息。府里也热闹起来。

年夜饭,卢氏一早就吩咐准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卢氏和李铭坐在主位,李铭一侧分别坐了李辉、李觥、李珖、卢氏一侧坐了李歆、李夏、李珊。

因为李耀生病,身边离不开人,王姨娘担心无奈只能缺席这顿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