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了卢氏安排人看住安姨娘,不让她插手。从小到大的经验告诉李觥,相比自己的亲娘,嫡母卢氏才是更靠谱的。
李觥经过多年苦读已考中举人,明年会试,中了就再进一步。若不中,李觥想好不再考了。请父兄出面,帮着谋一个外放的差事去地方做官,做些实事。
对李觥的打算,李铭是支持的。李觥的学识,李铭这几年亲自抓,也知道他的情况,大概率就是个同进士。
李觥的未婚妻姓张,父亲叫张僚,是翰林院的一位老翰林。做了一辈子翰林,女儿教养的很好,是个坚毅大方的姑娘。
就是家底太薄,给不起什么像样的陪嫁。要选一门好亲事也难。李铭上门求亲时,张老翰林心里是有些不满意的。
李铭多次带李觥上门。李觥不是聪慧人与李辉比相差甚远,但胜在老实忠厚,做事踏实认真听得进去他人劝。
张夫人很满意李觥,私下里掰开了揉碎了的和张姑娘分析利弊,劝她同意了这门亲事。妻女都同意,再加上李家给的聘礼很丰厚,张僚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李觥见了姑娘几次。对张姑娘也很满意的。
成亲这天,李觥穿上新郎服,骑上马领着迎亲队伍去接亲。张氏几位兄长象征性的拦拦就放进去。
新娘嫁妆是真不多,就18抬。抬起时很轻松,就知张家家底有多薄。李夏和李歆在屋内听着秋玲介绍嫁妆的事情。
“安姨娘肯定会找借口说二嫂的”李夏一听就知,安姨娘对二嫂张氏不会满意的。
“有娘在呢?不会让二弟妹难过的”李歆对卢氏有信心。
李夏没有再说嫁妆的事“咱去看看新娘子”。
两人带着丫环前往李觥的院子。院内摆着新娘嫁妆,安姨娘看的很不满意。今天是儿子大喜事不能闹,不然这会她早闹开了。第180章 怎么敢?
张家的两个陪嫁丫环被瞪了好几眼。两个陪嫁丫环知道安姨娘是姑爷生母也不好多说什么。李歆和李夏走进来就看到安姨娘眼神不善的盯着两丫环。
“安姨娘,怎么在这里?”李歆对安姨娘的表现不满意,今天是大喜日子。安姨娘板着脸是让外人猜测李家对新媳妇有什么不满吗?
“大姑娘,二姑娘,我来看看觥儿媳妇,这就走”安姨娘见到李歆、李夏,心里真呼倒霉,快步离开。
见安姨娘总算走了。张氏的两个丫环松口气,给二人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