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踩好了, 用模具弄砖胚倒挺快的。

天没黑,就开饭了。

这么多人,屋里摆不开,亦清清就把桌子搬到了后门外,饭菜端上桌,“吃饭了,碗筷不够,你们几个得回去拿个碗筷,还有椅子也不够,有的就带两把来。”

这也正常,她们都是一个住,餐具准备的数量都不多。

“从我屋过去就行”,说着她还补充了一句,“免得从前面绕。”

他们几个从后门进去了。

钱来来、李梦雪、郑晓龙都曾来过她的屋子,见过里面的样子,现在和之前也没什么大变化。

陈志和没见过,但听郑晓龙讲过。

只有云孤远是第一次进,第一次接触亦清清住的屋。

虽然他无数次看向对面时,也曾在亦清清进出时窥见房间内的一角。

但都不如这次看得清晰。

她的屋子和她的人一样,清新自然,让人觉得舒畅明亮。

不过还缺点东西,他悄悄记在了心里。

老木匠这趟过来,不止给亦清清把门安好了,还给李梦雪他们把后巷的门洞弄了出来就是门板还没弄上,得等两天。

露天席地,吹着傍晚的凉风,还别有一番野趣。

“开饭了,放心,量足,大家都能吃饱”,亦清清说。

吃饱,在这个时代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赵有根和老木匠看着这一桌子菜,和旁边盛的满满的饭,被震惊了。

他们闻到了肉味不假,但一两片肉也是肉,谁家招待客人也没有一下子做好几个荤菜的。

在他们眼里,除了肉,鸡蛋也是荤菜。

而且干的饭啊,虽然掺了些玉米面,但也是干的啊,一般只有农忙时,才能偶尔吃上一顿干的,还没亦清清准备的多。

农村有句老话,人家对你是什么态度看吃饭时端出来的菜就知道。

赵有根和老木匠决定,小亦知青这一桌子好饭,是最高的礼遇了,一时间对她的好感度又蹭蹭长了一大截。

有了几分看自家子侄的感觉。

两人对视了一眼,赵有根站出来说,“这又是米饭又是肉蛋的,太破费了,这一顿吃了,我可不能再收你其他东西了,钱也不要了,以后有啥要帮忙,一定喊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