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对电视机这么关心,忍不住问,“怎么地,你还想买电视机?”

“那哪儿能啊,我就是没在国营商店看到卖电视机的,挺好奇的”,亦清清正儿八经的说,对电视机的珍贵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离开了国营饭店,亦清清心中哀叹,这国营商店的电视机供不应求,但她身上的电视机卖出去可真不容易啊!

本来她是想来卖电视机的地方,找找那些对电视机有需求的人,找到目标,然后精准出击的。

结果现实跟她想的不太一样。

竟然大多都单位买了,在这个不能倒买倒卖的年代,想私下把电视机卖给单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私人可能还会想着钻点规则的空子,单位的话,可能性非常小,就算有,而且她一个外人,也摸不着门路。

而且铁岭县的电视机供应这么不足,每次还要摇号,还几个月才能有一台,那估计买到电视机的单位和人几乎都会出名,突然冒出来一台不是从国营商店买的电视机,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

难道真要卖到黑市去?

女主混迹黑市,书中对铁岭县乃至以后北京城的黑市都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她倒是知道黑市都在哪儿,甚至晓得黑市的头头叫啥。

但知道这些也没啥用,连人家长啥样都不知道,无从找起。

卖给去黑市的普通人更不可行。

去黑市的人要么是缺钱去赚钱的,要么是有钱没票,只能去黑市冒险的。

电视机和粮食吃食不一样,不是刚需。

连这些刚需票据都不够用,那花钱买电视机的可能性也不大。

她搬着个电视机去卖,怕是分分钟被盯上。

她又没有女主那样能进人的超市空间,太危险了。

果然她不是女主,手里捏着好东西,也不敢去卖。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纺织厂的那个采购员可以想想办法。

这事儿还是明天电视机到了,开始摇号出售的时候,再来看看情况,这会儿她也无计可施了。

电视机的事儿先放下,亦清清第二站去了邮局。

再次收到一封信和一个牛皮纸袋。

亦清清捏了捏,发现信封挺厚实的,坐在邮局门口的台阶上,打开信,竟然有两大张纸!

“清清,盼了许久,终于收到了你的回信,看完你的信,我算是放下了一半儿的心,我的闺女我知道,她就算是编,也编的没有这么事无巨细,看来你确实适应了乡下的生活,还学会了许多东西,我闺女就是聪明能干!

不过你别看着别人都跟你关系多好似的,就掏心掏肺的对人家,人有的时候,面上要亲和一些,心里却要有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