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目前作坊的收入比不得变蛋,但这?只是目前。
如今农具买了,水井打了,村塾也建了,那么?作坊每个月十?两的盈余,就是员工们的。
要么?以?节礼的形式发下去,要么?作为?年终奖直接发现银。
若是将工钱、节礼、年终奖加一起,那么?一个员工一年到头,差不多能从?作坊领十?五两银子。
这?银子少吗?
不少!
而且只干半日活,冬日也能有进项。
因此,小到六岁,上到已成亲,凡是觉得可以?争一争账房职位的,都进了私塾。
加一起有五十?余人。
江福正颇为?欣慰。
村中一下子多了这?么?些识字的人,野枣坡当兴!
不过?,江麦依旧留在县城的私塾,没有转到村塾来。
江芽也没去凑热闹。
刘饴快生了,叶阿爹回了叶家,如今家中只剩下他和叶厘,身为?好弟弟,他也不好让叶厘一人干家务。
再者,他还?要去作坊干活、要学针线。
他日日忙的团团转,可没时间去读书。
叶厘也挺忙的。
叶阿爹回叶家后,便由张苋顶了他的位置。
经过?半年的考察,张苋这?位堂哥夫爽朗、勤快、处事周到。
他早就开始帮着江通做变蛋,如今人手不够,叶厘便让他接过?叶阿爹的活儿。
叶厘家的芋泥作坊也运转了起来。
头一批芋头,余采订了五万斤。
走?水路,郑家粮铺一船就给拉回来了。
根据去年的经验,半闲居日销六百斤芋泥,轻轻松松。
但今年少了刘饴、叶阿爹,为?了日产六百斤芋泥,不但叶厘亲自?上阵,他还?让张苋接手叶阿爹的活儿。
此次郑家粮铺共拉回了十?万斤芋头,这?多出来五万斤芋头,不仅酒楼、饭馆、饮子店、点心铺感兴趣,一些喜好美食的人家也感兴趣。
芋泥有利可图,且时常买不到,如今有芋头在手,不少人便想研究研究。
芋泥的做法实在简单,将芋头一煮,再压成泥,那就成了。
芋泥细腻,没有红薯的纤维感,即便只放些糖,那也称得上是美味。
一些饮子店,还?真推出了芋泥这?道?小料。
点心铺也上了新。
其?他饭馆、酒楼,陆陆续续也推出了与芋泥有关的吃食。
但半闲居的生意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旁人的芋泥,没有炼乳这?个小窍门,口感比半闲居的要差上一些。
再加上蛋挞也属于半闲居的独家秘制。
因此,真正喜好芋泥且不差钱的人家,还?是选择来半闲居消费。
第121章 芋泥千层 竟奔着腰缠万贯去了
芋泥这门生意, 着实要紧。
半闲居日?销六百斤芋泥,分到叶厘手里的,有六两六百斤可做四千份小料, 一份小料叶厘拿一文?半。
而且,每卖出一个?蛋挞, 叶厘又可得两文?。
芋泥蛋挞味道出众, 蛋挞液的奶香与芋泥的细腻柔软结合的很是巧妙,一经推出, 就大火特火。
销量很快就碾压了芋泥饼, 也倍压了芋泥饮子?。
为此, 余采还在?半闲居附近又租了个?院子?,好专门烤制蛋挞。
之前春日?时, 没了芋头?,叶厘建议余采拿莲蓉板栗豆沙等代替芋泥。
这样做出来的蛋挞,虽依旧美味,但销量比不上芋泥的。
如今芋头?回来了, 蛋挞的销量立马涨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