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只是不知道几十年没干过了,这脑子有没有生疏了?

一上午婆媳两人转了整整三条街,看了六七家铺面后,刘蓉做出了总结我还是觉得杨奇街街东头那家不错,租金上价格也合理,主要是地段好,正中间做什么生意都能行。

前进节那一间大归大,租金也便宜,但是在转角的地方去了挑生意,杨奇街的那家一个平方两块左右的租金,差不多有40个平方左右,一个月算下来租金就是80。

而前进阶大了一半不止,租金也便宜,比杨旗街的便宜了整整一半,估计再和房东老板磨一磨嘴皮子,还有下降的空间。

荣媚微微侧首,脸上带着笑意那娘,你想做什么生意?

有头绪了吗?

刘荣也不含糊,既然不能摆小吃摊,那我唯一熟悉的就是布料了,开个服装店吧。

这是他刚才看铺面的时候,心里就已经决定好了的想法。

既然餐饮这块他没有那手艺,那就只能干其他的了。

能和布料有关的,也就服装生意适合,而且还有个眼光独到的儿媳妇,做服装生意是再适合不过,只要进货的时候带着荣妹一块钱去替自己长长眼,这回来的衣服完全不愁卖不出去。

一个月80块的租金贵吗?

那肯定是不便宜的,这都能比上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了,更不用说还需要进货的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投资。

如果刘蓉一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那她绝对不会有这魄力,就像陈春兰一样,宁肯自己辛苦一点,也不会花钱租个铺面。

但刘荣不一样,过去家里本就是经商的,自然是懂得钱生钱的道理,只要经营得当,他知道绝对亏不了,一个月投80的房租进去,拿回来的钱可能就成了160,更甚至三五百、七八百,这80块能创造出来无数个可能性。

容妹想了想,和刘荣探讨商量起来。

杨奇街的那间地段的确好,既然是卖衣服,那我觉得前进街那家也可以,地大,收拾装修一下,到时能挂的款式也多,人流量大,但40个平方的面积有限,能挂的衣服款式自然就有限。

刘荣惆怅地叹了口气,内监势更大,但内地端人流都没有杨琦接的好。

他这也不是没想过,前进接的事要大些。

如果他手里的钱足够宽裕,那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进阶的铺子,如蓉妹所说,到时就能挂更多款式的衣服给顾客挑选,但这也就意味着要拿更多的钱去进更多的货了,风险更大。

他要想求稳,那选择杨奇街那间肯定是最稳妥的,地段、人流都是上佳的选择。

刘荣内心的担忧,荣媚多少能猜中几分,但他依旧觉得前进阶的那间铺面更合适。

酒香不怕巷子深,位置没有杨琦街那么热闹,但人流量是可以靠口碑、货品吸纳的,只要咱们在衣服质量、款式、价格上都能把好关,生意差不到哪去的。

至于投钱的事,咱们回去和楠旭一块商量一下,而且没那么多钱也不要紧,思维转换一下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本钱的,他有办法,不过这办法还得要周南旭点头后才能执行。

听到蓉媚这么说,刘蓉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答应了行,咱们回去再和他商量一下。

虽然部队里不制止家属干个体,但这事还得和儿子一块商量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商量着来。

于是婆媳两人回了家。

晚上,有了刘蓉在,周南旭就几乎没怎么进过厨房了,都是下班回来吃现成的。

刚进门,刘荣就让他去洗手吃饭,周南旭换了鞋,走到荣媚身边,小声问着他你和娘今天去市里看的怎么样啊?

昨天婆媳两人剃头挑子一头热,说是要去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