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几两我还是清楚得很的。
说到最后又有些苦涩,这家里现在最没用的就是他了吧,被困在这方寸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连娘和大哥都已经相继走出去了,妹妹也是有工作的,唯独她只能一直在原地,啥本事都没有,家里脑子最笨的就属他了。
经过蓉妹这么一提,刘蓉也是眼前一亮,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
大妮儿,我觉得媚丫头说的有道理,现在时代不同了,咱们得学着往前看,得学着踏出第一步。
你要是觉得可行,那你回去先和郑源商量一下,过两天就跟着去我那去服装店帮娘卖一段时间的衣服,娘给你开工资,不过先说好了,这不是让你上我那混一辈子的,我可不养你一辈子,是让你去我那学的,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回来,在县城里你自己单干,哪怕就是不干服装,干其他的买卖也行。
还不等周正美反应呢,一旁的周月怡就撞了撞她的胳膊,既兴奋又有些羡慕大姐,还愣着干啥呀?
这么好的机会赶紧答应啊!
这要不是我,有那天天跟撞钟似的工作,搞得我都想下海经商了。
想到没几年后就会迎来的下岗热潮,蓉妹看了周月一眼,提议着你要是真有这想法,完全可以试试啊。
不过要是觉得太冒险,那也可以先上个双保险,你跟二姐夫其中一人脱岗下海,另一个人在岗也有个保障。
这周正梅的事还没谈好呢,一下又将话题拉扯到了周月怡的身上。
荣妹这话一出,别说是周家姊妹俩人傻愣地连嘴都忘了闭上,就连刘荣也是不理解地看向荣妹月怡的工作不是好好的嘛,要是经商是不是也太冒进了?
第120章
第120集这年头有份工作那就相当于是捧上了铁饭碗,只要不犯严重错误,基本不存在失业风险,工作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在福利待遇上,那也是极好的,各个单位都得发各种票,特别是在前些年,买啥东西都得用票,还是限量供应,还只针对城镇人口,没有票的乡下人想买点啥东西都得到处托人搞票。
虽然近两年许多东西也是不需要票就能买了,但还是没有拿票的来的实惠,用票3毛就能买的东西,没票就得花5毛,要不是没办法,谁花那冤枉钱?
另外,即使退休了,腾出了萝卜坑,那也能让自己的子女顶班继承,直接性就解决了孩子以后的工作问题,再有,工龄的时间积累长了,单位还能给分配住房,又给解决了房子的问题。
做生意在经济上来说是要比踏踏实实上班宽裕不少,但也不能只看钱呐,自古以来是农工商,商人的地位那是最低的,要是再将前些年的运动再来一次,那再后悔都来不及了。
在这事上,刘蓉不是很同意蓉媚的说法,但蓉媚的脑子的确是比他们要灵活,既然这么说了,肯定也有她的道理。
周月怡点点头是啊,虽然我看弟妹和娘赚着大把大把的钱回来,野心动得很,但我这工作也算是清闲,能养家糊口,外加上有公婆帮衬着,这日子也算能过的。
雪如妹没否认刘蓉和周月怡的话,只开口问了周月怡一句那二姐可有听说今年会全面取消接班制度?
的确,以现在看来,周月怡的工作还算是稳定,距离下岗热潮还有好几年,也还能过几年安生日子,但真要等到那一天再去寻出处吗?
那时候面临的竞争只会更大,现在就开始着手,到那时候也不至于迷茫,束手束脚。
而且他也没有把话给说死,要两口子都下海经商,一个人负责出去闯,另一个负责兜底,两个人的心往一处使,日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