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媚点点头。
郭继明提起热水瓶,拔开上边的活塞,往茶缸子里倒着热水,抬头狐疑地看了荣媚一眼。
组织,出手?
那你倒是说说看,怎么个出手法啊?
荣媚一老一时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如今上边不是提倡搞活个体私营经济嘛,咱们这些做军嫂的也不该闲着,就得响应抓住这项好的政策。
等等,搞活个体私营经济,那不是个人的事。
郭继明抬手截断荣媚的话,不解地看着他。
个体经济嘛,他自然是了解的。
这大院里目前已经连续走出了陈春兰和荣媚两家了,而荣妹家开的那服装店,她媳妇开业那天也去光谷了一回,回来后自是把店里的火爆生意传达给了她听,眼前已经有了两个活生生的赚钱例子摆在眼前。
目前来看,搞个体经济的确是一条好路子,但个体个体不就是个人的事儿?
这又和组织有什么关系?
组织组织,要的就是组织嘛!
荣媚说着拗口的绕口令,嘿嘿笑看着郭继明。
这下彻底把郭继明给绕糊涂了。
好在荣媚没有让人迷糊很久,轻咳一声,继续解释着与其一个又一个的散户打游击,倒不如由咱们组织出面牵头,把这些个体经营户都组织集中到一块,一来方便集中管理,二来集中人流。
这是完整的计划书,你看一下。
说着,将自己昨天就已经写好的计划递给了郭继明。
郭继明狐疑地接过,埋头认真翻看了起来。
荣媚也不打扰,就站在郭继明的对面,静静的、圆的等待着他看完。
10分钟后,郭继明合上了笔记本,激动地用手对荣媚指了又指,开怀大笑着哈哈,我的个小荣同志,还得是你们年轻同志的脑子好使啊!
唉呀,你这想法简直是一举好几得呀,不仅能解决各位嫂子们的营生问题,这是还打算要让部队跟着创收啊!
好,这主意可真是太好了!
荣妹给出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由部队出面牵头,把那些在家中待业的不仅仅是军嫂,也可以是军属组织起来,然后集中去市里选一条街出来就摆地摊,无论是小吃摊也好,小百货服饰也罢,总之就是打造商业小吃摊一条街之所以是地摊不是店铺,是因为地摊的成本投入不会很大,是大多数家庭能出支得起的投资,而且店铺那还得重新建造铺面,地摊就不一样了,画一块空地出来就是,这也是在减少组织的投入成本。
而打造这一条街,就得以部队组织的名义去和市里的协商洽谈了,这种本就是发展经济的好事,市里又怎会不支持,更何况还是部队牵头组织的,那就更加得支持了。
摆摊的地有了吧,那摆摊的货呢?
当然也是由组织去解决了,这会与其让其他的批发商赚差价,倒不如让部队直接赚了,由部队集中去进货回来,然后批发给各家摊主们,这摊主们的进货渠道也一下就给解决了,省事又方便。
市里的经济创收了,部队的收益也创收了,个体摊主们也营收了,是不是一举三得的完美计划?
所以啊,郭继明光是看着这计划书就激动着呢,拿上柔妹的笔记本,二话不说,迫不及待地就出了办公室。
我这就去找组织汇报一声,刚走到半道又折了回来,站在门口不放心地指着荣媚叮嘱着你别走啊,可千万别走,就在这办公室等我回来,那有茶,你渴了就自己泡啊!
这么好的计划,必须得以最快的速度往上上报审批,在第一时间往下传达执行。
好的,郭副政委,我就在这儿等您的好消息,哪儿也不去,您去忙吧!
荣媚笑着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