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每家每户门前都要挂上这么一串灯,以祈求不在身边的亲人能够平安,入乡随俗,自不能免。

才走近巷子,远远就看到一人一狗向自己跑来,“大姐……夫”秦康随父母来姐姐探亲已有大半月,在老家早已野惯的孩子,在这里也坐不住,每天带着小黑在小院周围玩乐,他年纪尚幼,有些事也暂时无法向他明说,生怕他说错话漏陷,做惯慈父的秦默,亲自上阵,无比严肃的告诫他,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大姐是女子,更扯了谎吓住了他,与两位姐姐有着深厚感情的孩子,虽有困惑却也隐隐意识到可能会引发的可怕后果,贪玩却把小嘴管的牢牢的,大姐变成了姐夫,多年的习惯却一时难改,便时常会出现这样的叫法,前两个字连着顺畅,后面又拖了个小尾音。

秦晋将手中的纸灯递给了他,少年心思,得了新鲜玩意,注意力就全在这上头了,大大咧咧的摆出秦家招牌的笑容,一溜烟的往家跑,连带着她家那只忠犬也跟着没了影。

这小子,秦晋眼中也添了份笑,继续往前走,步子倒也大了些。

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动静,爽朗的谈笑声从院中传出,缓了缓脚步,空着的手整了整衣襟,这才踏入家门。

抬眼,秋后葡萄叶已泛黄,架下除了爹娘还闲坐着另一对夫妇,那是大约在半月前新搬来的邻居,姓李,岁数要比爹娘大些,据说是寻亲不遇暂时在此处住下,当家人早年也曾从过军带过兵,与爹爹相识之后聊了没几句就十分的投缘,那夫人也是个容貌端庄性子平易的人,俩夫婿相熟了,一来二去两家女主人也处得和睦交往多了起来。

此时,几位长辈,正笑看着那急着邀功的小子卖弄显摆,秦晋上前打了招呼,便提了酒菜进了小灶。

好儿正忙着晚上这一顿,原本中秋一家人过,弄几个菜吃上些好的也就算了,但这次却上心了许多,原因无他,李氏夫妇过完节就要离开,阿爹便提议一同过节,虽然这样的邀请有些唐突,倒不想对方十分高兴爽快答应,这么一来家中有客,酒菜就要丰富许多。

芋头已蒸上了锅,毛豆也都剪好过会盐水中一煮就行,小炉上煨着炖了许久的骨头汤,好儿边看着火边处理的手边的菜丝毫不显慌乱,见秦晋进来,对着她一笑,“烤鸭买着没?”

点了点头,挽了袖净手,把纸包拆了,特意去了朔州最有名的百味斋买应节的烤鸭,到那时已所剩无几,若不是这老字号也归属晟家,有相熟之人,恐怕也只能空手而归,拼好了盘,秦晋走到一边,拿起了小刀,坐到一旁小板凳,剥着小篮中的栗子,栗子鸡,她最想吃的,细想来,今夜的菜大多都是自己喜欢的,她的女人,偏心偏的厉害。

两人都是做惯了家事的,边聊边做两不耽误,没多久菜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正忙着,秦康又跑了过来,脑袋在灶门前一探,“姐,还要多久才好呀,再晚了,天可就要黑了,迟了就去不成灯会了。”说着又蹭了进来,看着装了盘的肉片,贼贼的伸手过去。

还没触到,就被好儿一手拍开,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没规矩。”

诎诎的收回了手,臭小子闪到大姐身边,拉着她的衣摆讨好,秦晋对这淘气的弟弟爱护的紧,轻轻拍了拍他的头,取了块没装入盘的边角料往他嘴里一送:“以后可不能这样。”

得了便宜秦康点了点头,忘记了来时的初衷,喜滋滋的又跑了出去。

“你呀,就宠着他吧,”好儿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数了数菜,差不多都弄好了,看了看天色,确实有些发暗了,“这儿没啥可忙的了,去把桌子抬到院里吧,可以上桌了。”

秦晋点了点头,看妻子的脸被热气蒸得有些红,眼儿扫了扫门口确定无人,快速的凑了过去啄了一下,“辛苦你了。”院中不再只是两个人的天地,偶尔的亲昵变得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