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1 / 2)

*

沉默,又格外难熬的一刻钟之后,由皇帝金口御言,读出今科的甲榜前三。

第三是杏榜第三的郑朝宁,第二,则是杏榜第五万程,至于第一,今科状元,皇帝顿了良久,才缓缓吐出几个字来:“甲榜第一,秦州葛青章。”

言罢,再批二甲,这时候葛青章因为听说自己居然得了状元,因为皇帝的公正与青睐,一个警醒,居然又活了过来。

嘉雨也算难得,得了二甲第二。

读到二甲的最后一个,陈淮安只当自己落榜了,心中叫了声晦气,落个三甲,俗称同进士,同科进士里面,大家都要笑成是姨娘的,因为身份不够正,不够光彩。

只怕今天回去锦棠要大失所望,却听皇帝读出陈淮安三个字来。

二甲第一,他是传胪。

皇帝站在丹墀之上,宣完了二甲,合上金榜,沉声道:“考卷皆是弥封之后,由书吏再誊抄一遍,而后再由考官批阅过。朕以这天下,以苍生相保阅卷的公正性,以及名次的合理性,现在,退朝吧。”

事实上,就在上一回,陈淮安在午门外的广场上嘶嚎,带着举子们闹事的那夜,被宣入宫之后,皇帝曾对陈淮安说:“陈至美,须知,朕不会因为你在宁远堡的搭救之情而于科举之中巡私,当然也不会因为你今日的御街闹事而枉法于你。

但你如此动乱朝廷,动乱百官的威信,看似是为了追求正义,却是在撼动百姓对于官员,对于皇室,对于整个朝信任的基石。

所以,殿试过罢,你的名次在定榜之后,朕还要再往下黜三名,你自己知道就好。”

陈淮安不敢相信自己在被往下黜了三名之后,还能位列二甲第一,为传胪,想象一下锦棠听到这个得有多高兴,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喜悦。

真正勤学苦读,金榜提名后的喜悦。

这种感觉,与他上辈子强权压迫,巧径钻营而上后的羞耻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毕生所追求的,葛青章赔上杏榜第一也想要达到的,不就是这种公平和公正吗。

不过如今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毕竟一看首辅黄启良站在丹墀上,直勾勾盯着葛青章的样子,就知道葛青章这个状元,今天想要出宫城怕又得掉半条小命。

“皇上,臣读《论语》中有言,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陈淮安忽而出列,抱拳说道:“那臣想问一句,当今朝臣,是否依旧尊循孝道,而尊循孝道者,又有几人?”

他这等于是直接问皇帝,你的朝臣们孝不孝顺了。

皇帝不知陈淮安为何有此一问,本都要退了,却又折回来,于御座侧冷冷望着他。

陈淮安缓缓松开摇摇欲坠的葛青章,缓缓出列,一只大手指上黄启良,道:“本朝有律,凡朝中百官,父母死者,需当即卸下官职,回乡丁忧,三年之后方可返朝。

本朝首辅大人的母亲去世已有半载之久,微臣想问问首辅大人,母死,为何不发丧讯,为何不请人吊唁,尊母遗体,如今又在何处?”

于老百姓来说,死个爹娘,死了也就死了。但于百官来说,却是官职生涯中最可怕的事儿。母死,就得立马卸下官职,然后回乡丁忧,丁忧其间不能修容修面不说,酒肉也吃不得,更讨厌的是,总有一群同僚们盯着,你要在孝期有一丁点儿的不合礼仪,就会一道折子书到皇帝这位,参死你。

所以,丁忧可真是个苦差事。

但只要不孝父母,或者父母死了,人人都还避免不了。

须知,丁忧,是从历朝历代就传下来的约定常俗,便皇帝也奈何不得。

皇帝用一个臣子,用的正顺手了,他的父母有一人死了,百官要他回去丁忧,你不让他去,想让他夺情,那好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