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 / 2)

*

纷纷洋洋的大雪和着如鬼啸狼嚎般的西北风,刮的人连眼睛都睁不开。

孙福海家敞亮的大宅子里,因人丁稀少,也不植树,越发显得空旷古寂。

这风天雪夜的,按理来说人们都该上热炕上,或者围着炉子热热和和儿暖着,喝口热汤热茶的。但孙福海家四处的门都大敞着,屋子里比外面还冷。

而孙福海的娘子刘氏冻的像只寒号鸟一样,就坐在帐房里,清鼻涕一团又一团的,正在和钱庄、药房的账房先生们算账,盘一日的收入。

冬天正好病的人多,孙家经营的又是药铺,人穷偏爱多得病,当了衣服换药吃,进出皆在他家,所以孙家一到冬天,真真儿的财源滚滚。

如此冷的天气,便白花花的金银也抵不上一碗热汤,更何况刘氏还发着烧,嘴皮子都烧麻了,直哆嗦着,好容易把那银锞子,银角子,铜钱和银票一样样归类,上下眼皮耷拉着,险些就要晕过去。

“这是啥?这是啥?”孙老太太柱着拐杖进了账房,从地上捡起枚铜板儿来拍在桌子上,道:“你个下不出蛋来的骚货,浪货,贱货,成日就只知道对着那些帐房先生们发骚,就不知道在自己男人身上用点儿功夫,叫你算个帐,你也能把铜板丢喽。”

“娘,我何曾……您这话也太难听了。”刘氏烧的迷迷糊糊,艰难的从脖子上解下钥匙来,打开抽屉,认认真真把一枚铜板放了进去。

她脸烧的绯红,头都抬不起来的样子,还挣扎着想站起来。

179.铜碗豆

最快更新锦堂香事最新章节!

加油,再多买一点点, 你就能看到我的更新了哦。

齐梅顿时笑僵在脸上:“淮安, 就算挑遍整个渭河县,锦棠也算是最漂亮的女子了, 休了她,再从那儿给你找娇女子去?”

陈淮安愣了愣,未说话。

锦棠确实漂亮, 她的面相,说难听点儿, 生的就跟只狐狸一样, 瓜子脸儿水杏眼, 不说面相, 就说在床上, 那身条儿不瘦不胖, 软和的像一团面一样, 陈淮安记得自己年青的时候, 只要好说歹说能把她哄压到床上,一夜不来个三回五回都不知足。

可经过上辈子他算是明白了, 过日子不止床上那点子事儿, 俩个人要是脾气不投, 一个深恨着一个, 那日子就没法过下去。

因他上辈子三天两头子的也在吵和离, 齐氏倒也不放在心上, 转身从掖下的银袋里掏巴掏巴, 再多掏了一角儿银子出来丢给了儿子。

“出去找人吃吃酒,聊上几句再敞一敞,回来就什么气儿都没了,快去吧。”说着,齐梅埋头,又去做自己的绣活儿了。

陈淮安接过那角银子,忽而心头一动:“娘,这银子打哪儿来的?”

齐梅略有些不自然的挑了挑眉:“哪来的,你外婆给的呗,她就希疼你生的俊,回回给了银角子,只叫我拿给你用。”

陈淮安接过银角子,转身出了门。

其实不然。

上辈子到京城认了亲爹后,陈淮安跟生母聊过,记得生母陆宝娟说自己因故不能养他,心中有愧,就每隔半年就会从京城寄银票到秦州,算是给他的贴补体已。

所以,齐梅给他的钱,其实是他生母陆宝娟给的。

以上辈子十年权臣,五年内阁辅臣的辣眼,陈淮安当然早就明白了齐氏为何刻意隐瞒银子的来历,又为何非得劝着他出去吃酒了。

但毕竟从小到大齐梅都对他格外的疼爱,妇人的那点小心思而已,闹不起什么风浪来,陈淮安也不说什么,接过银子便转身出了门。

他没有像平常一样出门吃酒,反而是进了书房,重新捞起那本《论语》便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