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家是皇四子的外家,便是要设局,也不该由慕容家来做,皇上将这么大的事情,交到慕容家手中,可以想象是多么信任皇四子了!
如此一来,皇太孙岂不是必死无疑?
***********
本来以为因为抓到人贩子,而救人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没有想到这一天又有宾客上门。
来者是一个年方五十岁左右的青衫男子!
由一座屏风隔开,纪瑾瑜在厅堂接见了他。
上过茶之后,纪瑾瑜对来人说道:“因外子不再家中,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那个人话说的十分客气:“我姓杨,兄弟之中排行行三!若是杨承在此,当称呼我一声“三叔”!”
想必这个人就是上次四儿见到了三叔了!
“不知三叔今日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三叔说道:“杨承与他父亲之前的事情,想必你也该听说了。只是人常言道: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一笔也写不出来两个杨字。当年的事情,的确多有误会,如今事隔多年,有多少误会想必也该散了,所以,我们宗族的意思,是想让杨承归宗。”
☆、71、有孕
当年杨承还只是个小孩子,他父亲用那么狠的心将他逐出家门,从家谱上去名。今天一句简单的误会二字,就想消除掉这些,未免太便宜了些吧!
据她所知,杨氏一门本来就不是望族,族里虽然出了几个做官的,但是都不甚如意,杨承生身父亲只做到了从六品,却是七八年来动都没有动过,也没有什么建树,以后想继续往上升看来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
可是杨承不同,他还年轻,虽然只是小小的七品,但是未必没有升职的空间。
其实,纪瑾瑜只想到了一点,没有想到的是,杨承娶了纪瑾瑜,那就说明他有一个五品的外家,而纪瑾瑜的哥哥、还有纪家的姻亲段家都是不错的人家。更何况,刚刚上任的南京知州与杨承也交好。所以,此刻杨承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杨氏一族的人,见到了这种情况,自然是想让杨承认祖归宗的。
纪瑾瑜说道:“以前的恩怨,我也听说了一些,但是诚如三叔所说,过去的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再提也无益!”
杨家三老爷听了十分高兴,忙点头道:“是啊!侄媳妇果然是大家出身,一点就透!”
“只是,这事情毕竟是我嫁过来之前的事了,老爷从没有认真跟我提过。三叔今天来,说的归宗的事情,事关重大,我不过是个内宅妇人,哪里能做得了主。三叔还是亲自跟外子说才行!”
杨家三老爷听了纪瑾瑜的话,本来是有些不高兴的,但是想一想对方说的也在理,于是就说道:“是!侄媳妇说的很是,认祖归宗毕竟是大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下来的,我们也一直打算跟杨承好好说说。只是,我派人来问了好几次,杨承总是不在家,所以不得已,族里才派了我来登门跟侄媳妇说这件事的!”
杨三老爷说的很对,杨承这日子是比较忙,早出晚归,常常他回来的时候,纪瑾瑜已经睡着了,等他出门的时候,纪瑾瑜还没醒。所以,连纪瑾瑜都很少见到他的面。
不过之前杨承跟纪瑾瑜说过这一段时间会很忙,等到了年底会清闲一些,过了明年二月,就会闲下来了。
纪瑾瑜就说道:“外子这几天是很忙,不如我跟外子说一下,看哪天有时间再坐下来好好说说这件事情。”
杨三老爷哪里听不出来纪瑾瑜是推辞的话,忙道:“杨承忙一些也是好的,只是侄媳妇可能有所不知,杨承对他父亲还是有些误会,侄媳妇要多多开导才是!”
纪瑾瑜点头说好!
碰了一个软钉子,杨三老爷回到宗里将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