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过考试的?人还不足从前的?四成。

萧临又?扩大了人选,一些落魄的?世族子弟也可以参与?进来,如此又?挑选了一些学子。

一次考试肯定是不够的?,为了保证没有?人在里?面滥竽充数、浑水摸鱼,萧临还拟定了旬考月考年考的?章程,要保证能留下的?学子都是真正有?才学的?。

经过这一次遴选,萧临也掌握了经验,他把?总结的?经验写成册,带到周围的?乡镇如法炮制,大刀阔斧将周边书院都整顿一番。

这段时间里?,崔兰因就住在镇子上一个三进的?宅子,没有?萧临陪伴,日子也过得充实。

每天早上就先?在镇子上逛一圈,如遇到什么?不平之事,她?就唤景澄去摆平。

景澄乐于为此出力,崔兰因就站在一边,被人拉着手夸道:“娘子心地真好啊。”

崔兰因就微笑?回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自从在书院里?揭开身份后,她?们在外?面也没有?低调行?事,所以旁边的?人又?紧跟着议论,“萧家的?长公?子也好啊,把?那?些不会读书的?蠹虫都清理掉了,让真正贫寒却有?才的?人能够进到书院去学习。”

“是啊,真是好心人啊。”

其实萧临来此地只为解决选才之事,但因为这“好心”的?名头一传出去,四方有?冤有?屈的?百姓都找上门来。

萧临无奈,只能又?出手整治了几个贪官恶吏。

让四周官吏都战战兢兢度日,就怕哪日“麻烦”找到自己头上来。

不知不觉就到了夏日,蝉声随着飙升的气温不断鸣叫,也被热得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