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举家搬到京城,嘉靖六年考中秀才,之后一直屡试不第。后来季涣放弃继续科考,在京城做一些抄写书信、代笔润文之类的生计,经人介绍搭上武定侯府,从此专心替武定侯写文编书。
季涣今年二十五岁,娶妻常汀兰。常汀兰乃顺天府人士,娘家开着一个小铺面,做一些刊印话本、倒卖科考资料之类的生意,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算衣食无忧。
早年季涣备考时,经常去常家的书摊买书,常掌柜看中了这个年轻人,多方资助,后来季涣考中秀才,季涣为报常掌柜知遇之恩,就娶了常汀兰。之后季涣能进入武定侯府的视线,也多亏岳父家牵线搭桥。
常家是个小书商,季涣又有武定侯府的庇佑,家里日子过的还算殷实。今年年初季涣接济了一位同乡,名韩文彦。韩文彦也是青州府人,看起来和季涣交情不错,季涣又是帮韩文彦介绍生计又是帮韩文彦找房子,就安置在自家隔壁。两家人比邻而居,又有同乡情谊,关系融洽,来往十分频繁。
王言卿将这些信息一一记下,脑海里大概浮现出一个读书人形象。马车很快到了,再往前就是季涣居住的建安巷。车夫将马车停到一个隐蔽的地方,陆珩先出来,转身扶着王言卿下车。之后陆珩交待车夫将马车藏起来,不要被人注意到,然后,他和王言卿像是一对平民夫妻一般,步行走入街巷。
对了,此行陆珩也给自己安排了假身份,一个没功名的不得志文人,王言卿是他自小订婚但尚未过门的表妹。离季涣家还有一段距离,王言卿忍不住说:“哥哥,你当真要用这个身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