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4)

……

我无声的笑了,每个人,是否都曾经这样,迷朦而温婉的成长,年少时相亲相爱的人,用一辈子的时光远远遥望。

爱已成歌-校园民谣十年祭(1)

当黄小茂在唱片文案上写下“校园民谣”四个字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从此竟点燃了整整一代人对于一个长歌当哭的时代无悔而又无助的回望。那一年,是1994年。

十年,对于时间长河来说,可能只不过是无意间溅起的一朵浪花;十年,对于一个时代而言,也许不过是轻轻的来去,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对于生于70年代的我而言,十年,绝对是一段无法磨灭的时光,时间的指针悄悄移动了一下,只是一下,漫长又短暂的一下,唱过的歌,爱过的人,就在这不经意间,流走了,而青春也在尚未白头的2004年惆怅了,怀旧了,然后,头也不回地远去了。

回首校园民谣的十年,永远不需要酝酿。

第一次听《同桌的你》,是在我常去的一家音像店。那是一个无聊的夏日黄昏,一盘没有任何宣传的磁带无意中进入我的视野,“阶梯教室”四个大字吸引了我,已经习惯了印有港台明星玉照的磁带封面,乍看到一盘没有头像的盒带,好奇之心油然而生,便叫旁边无所事事的伙计放来听听。于是,优美的旋律从四个高音喇叭中流淌出来,《同桌的你》,这首堪称校园民谣经典之作的歌便进入了我的世界;于是,高晓松、老狼、金立、郁东、沈庆,从此无可救药地成为我的最爱,而校园民谣也从1994年开始唱尽了我十年青春的欢笑和泪水。

这张专辑囊括了90年代校园民谣的精华,从一开始就将校园民谣这一艺术形式定格在了一个永远也无法超越的高度。高晓松,真正洞悉我们内心的领军人;老狼,并不完美的声音唱出了最最完美的音乐;金立,如三毛般清秀脱俗;沈庆,最后的城市唱游诗人;郁东,一个神经质的孩子……十首堪称经典的作品在校园民谣史上超凡脱俗地写下了一长串的名字,而《同桌的你》、《青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寂寞是因为思念谁》也从此唱遍了各大校园的操场、澡堂和大小晚会现场。从此,校园民谣这个名字就铭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唱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这同样是我刻在高中课桌上最最具有情感的词句。

青春的精彩,在于被一代又一代人复制,依然能一如既往地点燃我们的热情,我们不知疲倦地吟唱着校园里曾经发生也永远将会发生的故事。青春如歌,在岁月里,我们欢笑流泪,相聚分离,为每一幕如诗的场景而情不自禁,唱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多年以后,想起曾经感动过的旋律,我们依然会因为它的纯真而流泪。

再次点燃校园民谣之火的,应该是老狼《恋恋风尘》的出版。在此之前,校园民谣刚刚经历过一场良莠不齐的泛滥,直到《恋恋风尘》,才重新燃起了我对校园民谣的希望。在这张专辑中,老狼用他一贯的慵懒而又煽情的声音,唱出了一个离开校园的男人对于青春所有的回忆,恋歌、电影、爱、别离、惆怅、音乐、黄昏……,为我们架构了一个用清水和夜色搭建起来的乌托邦。这一年,是1995年。

从音乐形式上讲,《恋恋风尘》在民谣之外还借鉴了不少其他的形式,从西班牙舞曲到弦乐再到英文老歌,不过有了曾经炮制过《校园民谣》的资深制作人黄小茂和校园民谣第一人高晓松,整个专辑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校园民谣的气息,但还是有所变化。如果说《校园民谣1》是一杯清水,而《恋恋风尘》则是一杯清茶,清新之余,还有一股苦涩萦绕于唇齿之间。

回首看看走过的青春吧,生活节奏的加速度增长使得怀旧的心态一再年轻,而听老狼的《恋恋风尘》就是在离开青春已经有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