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樊城主也没食言,羽毛换粮食,全都来府衙领就好。
按照纪彬的意思,当然不能直接给钱,直接给钱容易逐利,粮食反而能让大家更冷静。
最重要的是,还限制了每家交羽毛的数量,一两干羽毛换两斤粮食,一个月最多换二十两,也就是四十斤粮食。
这个数字不多不少,够老人家吃饱饭了。
樊城主这边的粮食,当然是问兴华府要的。
兴华府那边的情况可比海太城好太多,以前要钱要粮,那边还有点抠抠索索,可自从纪彬一到,这些都不是问题。
兴华府晁知府反正给得十分爽快。
毕竟他也知道,樊海钧这么做,肯定是有纪彬的授意。
而纪彬又是什么身份,这就不用多说了吧?
反正海太城那边再多粮食,能要多少?
现在粮价又不贵,他们兴华府的税收还一月比一月高。
这件事下来,纪彬虽然没出面,可樊海钧还是感受到纪彬的能量。
不是他的话,自己要东西能这么简单吗?
怪不得好多地方都说纪彬是财神爷。
他那连襟万知县也说过,邑伊县当地都喊纪彬是财神爷的。
之前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还有些不信,但现在真到自己身上,还能不信吗?
樊城主表示他举着双手一起信啊。
而且纪彬简直所有事一起抓,船务司的事在做,码头的在建,还在扶持本地民生。
从纪彬七月初五到海太城,如今是七月二十二,半个月时间,海太城在他手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樊城主甚至隐隐觉得,如果是纪彬管着海太城,说不定如今这里跟兴华府差不了多少。
这种人能不让樊城主敬佩吗。
给这种人当小弟,他当的心服口服。
虽然纪彬今年也才二十一,比他小了整整六岁,也怪不得圣人对纪彬那样特殊。
这些消息在樊海钧心里消化,表现出来的则是对纪彬更加殷勤!
他要在纪彬身上多学点东西!
这才能造福百姓!
纪彬也并不吝啬,他跟樊城主相处,知道这人不是个小心眼的,也愿意帮忙。
以后船务司都在海太城,需要樊城主多多照顾。
说到底,纪彬也就是在其他事情正在进行的时候,抽个手出来而已。
海太城的变化看在很多人眼里。
特别是距离最近的兴华府,他们原本以为海太城真的没有希望,谁让能劳动都被兴华府吸引走,本地又没有什么特产。
但现在靠着捡羽毛,捡海贝也可以?
他们捡的海贝,有他们捞得快吗?
如今的兴华府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经过大半年的休养生息,很多地方已经十分稳定。
左右两边的小码头,人都称左码头,右码头,如果是人要上船去其他地方,或者送什么信件,那就去左边,左边的船更快更舒适,右边则是渔民出海捕鱼的去处。
中间的大码头,则是商船出海,这里也带旅客,但肯定不如左码头那边舒适,速度也会更慢一点。
但要说热闹,其实右码头不比大码头差。
因为右码头这边多少渔民从这出发回来,所以慢慢竟然形成集市,但凡有出海回来的渔民直接把收获的海鲜往两侧一摆,就会有各家过来购买,这可是最新鲜最好吃的海鲜啊!
看着鲍鱼鱿鱼,还活着呢!
至于偶尔捞上来的大海贝,开壳的时候总会有一堆人围观,若是里面有好的珠子,立刻就会被买走。
久而久之,甚至贝壳还没打开,就有人预定了,也是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