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纪彬不让大家盲目种棉的原因。

棉花价格迟早会回落,虽然再往后也会是较贵的农产品,但总不会贵到现在这般离谱。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种经济作物还会受限制。

之前纪彬跟邑伊县棉农们商议的是,谁家种了多少棉花,就要再种多少粮食。

但到底只是私人发起的倡议,难免有人为此谋利,根本不管这些。

说句大实话,官府说,都不一定能阻止人谋利,更不要说私人的倡议。

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让人少种棉花,只会让更多的商户们大批购买良田,从而普通百姓手里的田地都被买走,若是买不走,还能强买强卖。

当时纪彬提出,也只是暂缓这个进度而已。

想到这,给新皇的书信里又添了一条,纪彬那个时空的古代,也鼓励种经济作物,什么棉麻染料,都是鼓励种植的。

但所种的比例可比纪彬说的一比一要少得多。

在明史上记载,大多比例应该在五或者十比零点五。

也就是说,种五到十亩地粮食地的时候,可以种半亩到一亩的经济作物。

这些都能很好抑制百姓为了谋利荒废农田。